圆柱齿轮模数计算公式.pdf
圆柱齿轮模数计算公式
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计算。
对于标准圆柱齿轮,模数m与分度圆直径d齿数z之间的关系为:m=(d)/(z)
这是最基本的模数计算公式,通过测量或已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齿数,就可以计算
出模数。例如,已知一个圆柱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100mm齿数为50那么根据公式
可得模数m=(100)/(50)=2mm
从齿轮的齿距计算。
齿距p与模数m的关系为:m=(p)/(π)齿距是指相邻两齿在分度圆上对应点之间
的弧长。如果测量出齿轮的齿距,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计算模数。测得某齿轮的齿距
为6.28mm则模数m=(6.28)/(π)≈2mm
从中心距计算。
对于一对相互啮合的标准圆柱齿轮,中心距a与模数m两齿轮齿数z_1z_2之
间的关系为:m=(2a)/(z_1+z_2)若已知一对齿轮的中心距以及两个齿轮的齿数,就
可以计算出模数。例如,一对圆柱齿轮的中心距为150mm小齿轮齿数z_1=30大
齿轮齿数z_2=50则模数m=(2×150)/(30+50)=(300)/(80)=3.75mm
从齿轮的强度计算。
在进行齿轮强度计算时,需要根据传递的功率P转速n许用应力等参数来计算
模数。以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为例,模数m的计算公式为:
m≥sqrt[3]{(2KT_1)/(φ_d)·(u±1)/(u)·(Z_E^2Z_H^2)/([σ_H]^2)}其中K为载荷系数,T_1
为小齿轮传递的转矩,φ_d为齿宽系数,u为齿数比,Z_E为弹性系数,Z_H为节点区
域系数,[σ_H]为许用接触应力。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计算公式,需要先确定其他相关
参数才能计算模数,常用于设计齿轮时根据强度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模数。
圆柱齿轮模数计算公式
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计算。
对于标准圆柱齿轮,模数m与分度圆直径d齿数z之间的关系为:m=(d)/(z)
这是最基本的模数计算公式,通过测量或已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齿数,就可以计算
出模数。例如,已知一个圆柱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100mm齿数为50那么根据公式
可得模数m=(100)/(50)=2mm
从齿轮的齿距计算。
齿距p与模数m的关系为:m=(p)/(π)齿距是指相邻两齿在分度圆上对应点之间
的弧长。如果测量出齿轮的齿距,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计算模数。测得某齿轮的齿距
为6.28mm则模数m=(6.28)/(π)≈2mm
从中心距计算。
对于一对相互啮合的标准圆柱齿轮,中心距a与模数m两齿轮齿数z_1z_2之
间的关系为:m=(2a)/(z_1+z_2)若已知一对齿轮的中心距以及两个齿轮的齿数,就
可以计算出模数。例如,一对圆柱齿轮的中心距为150mm小齿轮齿数z_1=30大
齿轮齿数z_2=50则模数m=(2×150)/(30+50)=(300)/(80)=3.75mm
从齿轮的强度计算。
在进行齿轮强度计算时,需要根据传递的功率P转速n许用应力等参数来计算
模数。以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为例,模数m的计算公式为:
m≥sqrt[3]{(2KT_1)/(φ_d)·(u±1)/(u)·(Z_E^2Z_H^2)/([σ_H]^2)}其中K为载荷系数,T_1
为小齿轮传递的转矩,φ_d为齿宽系数,u为齿数比,Z_E为弹性系数,Z_H为节点区
域系数,[σ_H]为许用接触应力。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计算公式,需要先确定其他相关
参数才能计算模数,常用于设计齿轮时根据强度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