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说教材.ppt

发布:2017-05-06约4.18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探究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 根本大法,知道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 能力目标:能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充分、准确的认识;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要求:自主思考,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我国确定每年的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 1、查一查:从2001年至2010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数个主题中都提到了宪法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探究活动二 阅读教材P85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建国近50年来,我国共制定了哪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部? 2、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由哪几部分构成?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任务、社会制度做了怎样的规定? 探究活动四 阅读教材P87页相关链接内容,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达标测评 1、在我国《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国旗法》等法律中都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D.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 2,2004年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修正案进行投票表决。经过表决,赞成票超过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2/3以上,宪法修正案获得了通过。这表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 ③宪法具有严格的修改程序 ④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的观点 A.正确的,因为普通法律根据宪法来制定,是宪法具体化 B.错误,因为宪法与普通法律内容不同 C.正确,因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D.错误,因为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 思维互动 解难释疑 2000年实施的《立法法》对规范立法行为,防止立法无序、立法腐败等现象,实现依法立法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对《宪法》的修改是在这一法律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立法法》的地位和作用高于《宪法》? 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以上观点。 能力生成 巩固提高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本次宪法修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新形式新经验,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照法定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认真研究。在此基础上,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由党中央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 材料中反映的宪法修正过程体现了我们学习过的哪些观点? * 八年级下册 南苑中学 魏秀珍 流 程 一、本册教材编写特点、编排体例、编写意图、三维目标 二、本册教材内容分析 三、本册教材知识的整合 四、对本册教材的处理 五、教学设计举例精析 思想性 实践性 人文性 综合性 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 整合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编写特点 故事引领(孟杰和他的伙伴们) 共同探讨(主题探究) 走进生活(知识运用) 创新实践平台(实践) 我在成长(学习评价) 编写体例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建构 编写意图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克服盲目从众、提高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鉴赏自然、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培养搜集整理加工和应用各种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守法观念、维护宪法尊严、学会依法行使监督权 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养成亲社会行为;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