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随笔-请别说孩子最喜欢我.doc

发布:2017-05-02约4.96万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随笔:毓敏变了 刚升上大班的毓敏,性格孤僻不合群,攻击性强,常独自一人活动,很少与同伴合作游戏,但动作发展得较好。 一天早上体育活动时,舒琪兴冲冲地拿着纸棒、塑料袋做成的风筝,跟老师说了声早上好,便自顾自地举着风筝绕操场跑了起来。风筝尾巴随风飘扬,吸引了孩子们,他们放下手中的器械追起了风筝。孩子们羡慕不已:舒琪,给我玩一下嘛! 旁边观察了好久的毓敏一个箭步跑过去,迅速从舒琪手中抢到风筝跑开了,还把其他孩子远远甩在后面。他时不时回头看看同伴,脸上露出小霸王般的神情。老师,毓敏抢我的风筝。舒琪带着哭腔告状。就是,他每次都喜欢抢别人的东西。昨天,他还打了成成一拳。我们都不喜欢他。孩子们对毓敏的投诉、抱怨几乎天天都有。 其实,教师在观察中发现,毓敏平时的攻击行为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是他和同伴交往的一种特殊方式,因为他有与同伴交往的愿望,但缺乏交往技能。考虑到毓敏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在他两岁时离异,父亲忙于工作与毓敏的沟通交流少,负责毓敏生活起居的爷爷又不善言谈,独特的家庭环境对他性格的养成影响很大。而由于之前的引导不够,本班幼儿对毓敏的偏见,使毓敏有点像破罐子破摔的样子。但他也有长处,比如动作发展明显优于其他幼儿。 于是,教师决定以毓敏发展较好的动作能力为切入点,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其社会性发展,以毓敏的强项带动弱项,促进他和同伴友好交往。 场景一:在小巡警练兵中,教师拿出纸棒和体操圈:用纸棒、圈圈可以当什么玩具?做什么运动?小朋友想一想、试一试,可以和好朋友合作玩。孩子们高兴地玩开了。蓉蓉等5个幼儿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很快地用纸棒搭起山洞玩起钻的游戏;成成和肖凯把棒当成了剑砰砰砰玩起了击剑游戏;小雨等3人合作在纸棒上玩双脚跳的游戏。毓敏静静地看了一会,拿起纸棒在地上搭起一幢5层楼的房子,而后自己玩起了单脚跳房子的游戏,时不时看看小雨那组。 从毓敏对小雨那组的关注可以看出他有与人交往的愿望。考虑到大班的孩子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对于人数不多、任务简单的活动,他们能协商合作游戏。教师以单脚连续向前跳为切入点,引导同伴向他学习,为他搭建与同伴合作的平台,树立其与同伴交往的自信心,帮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 场景二:教师提高了声调:毓敏,你单脚跳房子真好玩,能教教老师怎么跳吗?蓉蓉等幼儿循声好奇地围了过来。教师故意跳得东倒西歪。毓敏涨红了脸小声说:一只脚缩起来,一下一下跳,就是这样跳。他说着便又示范了起来。我试试!我也试试!其他幼儿模仿着跳,但没成功。我们请毓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吧。毓敏接受了老师的邀请,当起了小老师:小雨,你慢点跳,这样就不会踩在棒上。成成,你在房子的第一层要把一只脚先抬起来。毓敏声音由小到大,一会儿讲解一会儿示范,俨然一位不错的体育老师。 毓敏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声音由小到大,表情由不自然到自然,已跨出与同伴交往的第一步,增强了自信心,产生了合作兴趣。为了保持毓敏及其他幼儿合作学习的热情,教师决定创设小巡警抓坏蛋的游戏场景,进一步促进幼儿之间的自主合作。 场景三:幼儿一听说小巡警抓坏蛋,可来劲了。教师提出抓坏蛋要经过一条路,三组都要单脚跳过楼梯,翻过小山,然后一组爬过草地、一组钻过山洞、一组走过小桥。可是,这条路要小朋友自己布置。教师提出合作要求后,幼儿分三组开始行动,但每组内部并没有讨论分工,只是自由结伴奔向自己喜欢的目标。 成成等用六七根报纸棒,间隔排开布置成小桥的台阶。毓敏看了看,跑到百宝箱里找到一些1~5厘米的小纸盒,默默地在纸棒两头垫上纸盒。成成很奇怪:毓敏,你干嘛要放上纸盒?这样才像楼梯。毓敏说着直起身试着跳过去,看上去很是得意这时,晨晖跑到毓敏那儿,把毓敏摆好的台阶按自己的想法摆得更密集。毓敏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着急地握紧拳头:老师,晨晖把搭好的台阶又弄乱了。老师,草地布置好了,成成跑过来乱动。告状声一下子又此起彼伏。 毓敏已能参与到同伴发起的活动中,但合作技能较欠缺,比如垫纸盒的行为没有事先征求成成的同意。不过他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5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wo session of the five plenary meeting spirit, ful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based XX youth career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11th Five-Year , building a first-class team, with first-class team. First-class performance, the overa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