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磨叽的孩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随笔:磨叽的孩子
教育随笔:磨叽的孩子
雨桐,这个小丫头,做事慢慢的,比较磨叽,常常需要催促,如果你不去催促她,她总是慢悠悠的,如蜗牛一般,看着你都急,但她就是这样慢悠悠的做着。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由于身体先天的缺陷,动了一场大手术,那么小的孩子在病床上一躺就是2年多,两侧的大腿都动了刀子,导致在上幼儿园前,一切生活自理活动都由家人代替包办了。孩子入园后妈妈很是担心,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活动,在入园报名的时候就把情况说了一遍又一遍,入园了还是经常性的提醒。
医生告诉雨桐的父母,孩子的情况稳定了,不要再约束了,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动起来了,但是家人害怕,于是又保护了起来,导致孩子的性格磨叽了起来。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都需要你去帮忙完成。两个半月的幼儿园生活,孩子在园很开心,但同时家人也发现了,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是慢半拍,是什么原因呢?
和雨桐的外婆坐下来,细细的分析,一切的根源在于家人的过度保护,因为孩子生病动手术,所以家人就把一切应该孩子学着自己动手的事情都包办掉了,导致孩子到了幼儿园不适应,为什么这件事情要我自己做,不可以你帮我完成吗?慢慢的雨桐就慢动作起来了,在她的心理反正我慢点没关系的,老师会帮我完成的,殊不知这样的“帮忙”只是在害孩子,没有在帮孩子,让孩子的能力变弱。外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也表示为了让孩子能够快一点的融入,不再“慢悠悠”,在家也要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了,不再帮忙把一切事情都帮忙做掉。她也希望老师能够在幼儿园经常的督促她,让她做老师的小帮手,这样练习中帮助孩子锻炼能力,争取在小班上学期能够有一定的成效。对于家长的话语,我们表示支持与配合。
安装造价员实习周记
安装造价员实习周记第一周周记到公司的第一天师傅问我在学校学了些什么,我一时竟不知怎么说。我跟师傅说学的挺广的,不过都不算怎么深入。师傅问我预算学得怎么样,我说没怎么深入,只是学的些基础。看来我得从头好好学习了。第一天,师傅拿了一套简单的建筑图纸给我,是前不久刚完工的小区的附带的幼儿园图纸。然后让我对照着《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自己先计算该建筑的建筑面积。我先把定额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看了几遍,然后自己翻图纸,按照定额规定自己把两层的建筑面积算了一遍,又验算了一遍。期间,遇到不懂的及时向师傅请教。师傅都耐心帮我解答,有时放下自己手头工作过来看我计算是否正确。每次问师傅他都细心讲解,还会拓展一些我不知道的内容。师傅说要做好预算得会看图纸,还要熟悉预算定额。相信在师傅的帮助下我可以学到更多。第二周周记我了解到计算工程量之前必须先熟悉计算规则,很多东西和实际中是不一样的,必须知道各个构件的计算规则并熟记。通过一周的训练和计算,我明白了所有梁都算至板底,长度算至柱间净长,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计入梁内。圈梁工程量要扣除深入其内的梁的体积。柱子从柱基算至板顶,有柱帽算到柱帽下端,板厚所占体积不扣除。板分有梁板无梁板,有梁板的梁计入板内套板的定额,板不扣除柱所占体积。无梁板包括板和柱帽的工程量。本工程主要是工业厂房承受力大,基础采用大板基础。一周算完后,感觉自己挺有成就感,了解到实际和图纸中的区别,计算时必须要有耐心,认真观察图纸不懂得进行现场考察,最好分类计算防止掉项。算出工程量套定额,套定额必须设好计算规则,注意实际工程量和软件默认的差异,特别是换算问题。通过这一周的集中练习不但明白了许多专业知识而且明白了许多做事的道理。做什么事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做任何事都要分好细节,规划好自己的任务,今后一定多加培养自己的专业知识,多向前辈学习经验。第三周周记按照定额的顺序计算下去,我遇到了拦路虎。这时师傅告诉我,我可以不按定额顺序来进行。为了方便计算,我改变了计算的顺序,我把定额的后一章节提前了,。在计算中我依然遇到了好多问题,我先在百度上了解搜索,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实在是搞不懂的,没处查询的在问师傅。由于师傅工作比较忙,我把自己与道德问题先记录下来,等师傅空一点或者问题有点多了再请教师傅,有的问题在自己的摸索中自己就解决了。这样靠自己解决的问题在脑海里的印象总是比较深刻的。有时候我总是不愿意去问,想自己解决,但是这样自己解决要花很多时间,有时很多时间花下去了却还是求不出结果。这是让我最纠结的地方,我认为自己解决印象会比较深刻,但相对而言花的时间就要多出好多。第四周周记砌筑工程的工程量要计算基础和上部结构。基础与上部结构同一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坪(或地下室地坪)为界,以上为墙身,以下为基础。 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坪正负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位于室内地坪正负300mm以外时,以设计室内地坪为分界线。 石墙:外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内墙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线,以上为墙身,以下为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