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单元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大单元学习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发布:2025-01-31约2.81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原因:①“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工人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

③中共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阵线的主张。

中共三大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④孙中山态度转变,同意国共合作。

⑤共产国际的指导

原因: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但随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并没有沉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

失败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划分国民党“右派”和“左派”的标志是以“是否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否赞成国共合作作为分水岭”)

主观:年幼的中共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最主要的是中共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错误。

教训:A.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题目;时空坐标;(一)日寇侵华的背景:;1931.9.18;材料一“12月16日,俘虏们被分成二三百人一组,全被杀掉了……七千生命一次性地消失,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在战场上,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似乎比不上一个饭团。”——《东史郎日记》

材料二曾为“人只喝水不吃干粮”这个试验的研究者菅原敏作过助手的日本人栗原义雄回忆说:“在这个实验中,人喝普通水能存活45天,蒸馏水能存活33天。持续喝蒸馏水的人临近死亡时大喊:‘大人,让我喝口有味道的水吧’。”

——[日]常石敬一:《医学者们的组织犯罪》;(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万众一心,共赴国难——中国抗战;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徐州失守,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1938年6月-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相持阶??:1938.10—1944.1?

?日本战略方针的转变

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对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扫荡、三光政策

?国民党政策转变:太平洋战争后开始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制造皖南事变。

枣宜会战:1940年5月-6月,宜昌失守,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取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反攻阶段:1944.1—1945.8国民党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准备内战。;;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有人以“抗战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为谜面出了一则谜语。谜底是打一历史人物。结果,在场的中外记者纷纷给出谜底。

美国记者:屈原

苏联记者:苏武

《中央日报》记者:蒋干

《新华日报》记者:共工

……还有人说:毛遂

;;材料六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是比较好的。”

材料七1937年洛川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大量的敌后根据地,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共杀伤日军52.7万,一度抗击了近60%以上的日军,极大地破坏了日军“以战养战的政策,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根据材料六指出,对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是如何评价的?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有何影响?根据材料七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表现以及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抗战胜利后到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国面临着哪两条道路、两种前途的抉择?中共是如何与国民党进行政治斗争获得舆论主动的?;(二)解放战争过程;材料八在1946年重新爆发内战的背后,是国民党执着地相信他们的优势兵力,以及共产党准确地估计到了国民党的实际弱....1949年的结局表明,不是苏联的援助比美国多(事实恰恰相反),问题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国民党却办不到。

“1949年的结局”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