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伶官传序.PPT

发布:2018-05-01约2.66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 908年(23岁) “与尔三矢” 912年(27岁) “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38岁) “函梁君臣之首” 926年 (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得天下 ------ 15年----盛 失天下 ------ 3年----衰 为 什 么? *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等;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比如《呐喊》自序、《宽容》序言、《名人传》序。《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扬州慢》,前面都有一段序。 解读“序”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及断句 2、梳理文言知识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3)、特殊句式 (4)、翻译下列句子 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请其矢,盛以锦囊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智勇多困于所溺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兴盛) (装) (旺盛) (强盛) (围困) (困扰) (困厄) (困难) (告诉) (祭告) (禀告) (1)、一词多义 微 祸患常积于忽微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而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微小的事) (精妙,深奥) (如果没有) (副词,应当,一定) (多么) (代词,他) (大概,表揣测语气) (还是) (代词,自己) (难道,加强反问语气) (是… …还是… …)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2)、词类活用 函: 夜、东: 兴、亡: ? ? ? ? ? · 四: · · 忽微: 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 名词作状语 数词作状语 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名词 (3)、特殊句式 A、此 三 者,吾 遗 恨 也 B、盛 以 锦 囊 C、系 燕 王 父 子 以 组 D、身 死 国 灭, 为 天 下 笑 E、智 勇 多 困 于 所 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