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阴性对照切片-,阳性对照标本和待检测切片呈弱阳性 原因: 标本固定不当 抗体试剂问题:浓度、效价低 抗原修复不当 显色时间短 免疫病理学技术在科研及临床中的运用 免疫病理学 一、免疫细胞化学 二、免疫组织化学 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一、免疫细胞化学 1、定义:利用已知抗体检测细胞爬片上细胞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 2、原理:抗体+细胞抗原----显色 3、运用: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 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原 理 用 途 试剂配置 操作步骤 + 标记抗体 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原理 组织抗原 1 荧光素 2 酶标 3 金属离子 4 同位素 HPR-DAB显色呈棕黄色 间接法:灵敏性 三步法、两步法 直接法:特异性 一步法 两种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方法 亲和素-生物素方法(三步法):ABC、SP法 多聚螯合物酶法(两步法):Supervision法 用 途 临床病理诊断:肿瘤分类诊断 上皮来源:CK,EMA 间叶来源:Vimentin 淋巴组织: LCA 科研:组织抗原表达情况 试剂准备 切片(防脱片) 多聚赖氨酸, APES 一抗 多抗or单抗,兔or鼠, 注意种属特异性,针对检测组织种属 检测试剂盒 EliVisionTM plus 检测试剂盒(二步法) SP试剂盒(三步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 SABC试剂盒(三步法) 显色试剂盒 DAB试剂盒 其他 H2O2,二甲苯,酒精,缓冲液(PBS,柠檬酸缓冲液),抗原修复液(胰酶),正常动物非免疫血清 (1)使用多聚赖氨酸防脱载玻片贴4μm石蜡切片。 (2)58℃烤片4小时。 (3)切片脱蜡至水。 (4)蛋白酶消化或抗原热修复(此步视一抗及组织具体情况而定)。 (5)PBS洗3min×3次。 (6)组织切片于室温下置于3% H2O2水溶液中15-20min以阻断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7)PBS洗3min×3次。 (8)滴加非免疫动物血清,室温孵育20min,封闭抗体非特异性 结合位点。 NO1. 前期处理(抗原准备阶段) 免疫(酶)组织化学基本步骤 (9)甩去非免疫动物血清,直接滴加适当稀释的特异性一抗, 37℃孵育90-120min。 (10)PBS洗3min×3次。 (11)滴加二抗(二抗操作步骤视选用的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而定) (12)PBS洗5min×3次。 (13)DAB或AEC显色3-10min,显微镜下监控显色程度,水洗。 (14)苏木精复染,水洗。 (15)1%盐酸酒精分化数秒,水洗。 (16)饱和碳酸锂水溶液返蓝,水洗。 (17)梯度酒精脱水,透明,封片。 NO2. 免疫反应阶段 NO3. 显色反应阶段 结果分析和判断 (1)判断原则 (2)对照设计 (3)非特异染色 (4)失败的原因及其处置方法 (1)判断原则 必须设立染色对照:阴性对照,阳性对照 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胞膜、核、浆 尽量避开出血、坏死及切片刀痕和界面边缘细胞的阳性表达 对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意义不能绝对化 阴性 CK—胞浆阳性 胞浆阳性 细胞核阳性---PCNA 胞核阳性 胞膜阳性 胞膜阳性 (2)对照设计 阳性对照:已知阳性表达的组织 自身对照:同一标本中不同组织对照 阴性对照: A、阴性组织对照:已知阴性表达的组织 B、阴性试剂对照:空白对照 (3)非特异性染色 原因 组织内源性成分的干扰: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白细胞,红细胞 内源性生物素---肝、胰、肾组织 组织处理不当: 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白细胞,红细胞 内源性生物素---肝、胰、肾组织 (3)非特异性染色 处理方法 抗体:纯化,浓度,时间,温度 封闭:H2O2, 非免疫动物血清 清洗:充分 显色:时间 其他:脱蜡充分,无干片 (4)染色失败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试验片:- 阳性对照片:- 阴性对照片:- 空白对照片:- 结果:假阴性 原因: 操作步骤? 试剂? 试验片:+ 阳性对照片:+ 阴性对照片:+ 空白对照片:+ 结果:假阳性 原因: 切片干涸 抗体浓度过高 缓冲液配制不对 冲洗不彻底 显色液配制不对 显色时间过长 载玻片的粘合剂过厚 试验片:+ 阳性对照片:+ 阴性对照片:- 空白对照片:+ 结果:假阳性 原因: 非特异染色,与二抗交叉反应。 试验片:+ 阳性对照片:+ 阴性对照片:+ 空白对照片:- 结果:可疑阳性 原因: 阴性对照组织选择不准确,含有靶抗原 试验片:+ 阳性对照片:+ 阴性对照片:- 空白对照片:- 结果:阳性 原因: 方法可靠,实验片含靶抗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