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神经解剖学运动传导通路.ppt

发布:2019-08-28约2.8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面神经瘫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核上瘫) 对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 陈 增 保 Chen--zengbao Department of Anatomy Sun Yat-Sen University Email:czb1684@163.com 运动传导通路 The motor pathway 主讲:陈增保 1、 锥体外系------二环路。 锥 体 系—皮质脊髓束---侧束,前束。 皮质脑干束---脑神经核—舌下(推车) 面神经核———(拔河赛) 2,上神经元—中央前回椎体细胞, 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下神经元---脑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 脑神经纤维,脊髓运动纤维。 3、痉挛性(硬瘫)上神经元 (核上瘫) 肌不萎缩 弛缓性(软瘫)下神经元 (核下瘫) 肌萎缩 运动传导通路指从大脑皮质至躯体运动效应器的神经联系。 大脑皮质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管理骨骼肌的运动。 一、锥体系 Pyramidal system 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 (1)皮质核束 Corticonuclear tract *中央前回下1/3的锥体 细胞轴突集合而成。 面神经瘫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核上瘫) 对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 2.皮质脊髓束 corticospinal tract 中央前回上2/3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的轴突组成。 分为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 损伤症状 锥体交叉平面以上损伤: 对侧肢体肌瘫痪。 锥体交叉平面以下损伤: 同侧肢体肌瘫痪。 二、锥体外系 extra pyramidal tract 锥体外系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 动的传导路径。 锥体外系的主要通路 (1)皮质 纹状体 背侧丘脑 皮质环路 (3)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1、 锥体外系---二环路。 锥 体 系—皮质脊髓束---侧束,前束。 皮质脑干束---脑神经核—舌下(推车) 面神经核———(拔河赛) 2,上神经元—中央前回椎体细胞, 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下神经元---脑神经核,脊髓前角细胞, 脑神经纤维,脊髓运动纤维。 3、痉挛性(硬瘫)上神经元 (核上瘫) 肌不萎缩 弛缓性(软瘫)下神经元 (核下瘫) 肌萎缩 额、顶皮质 尾状核 壳 苍白球 背侧丘脑 (1)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运动皮质 * 明显 不明显 肌萎缩 不出现 出现 病理反射 消失 消失 浅反射 消失 亢进 腱反射 减弱 增强 肌张力 弛缓性(软瘫) 痉挛性(硬瘫) 瘫痪特点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在正常的反射活动中,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具有抑制作用。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核下瘫) 病灶侧所有面肌瘫痪。 消失 不能闭眼 消失 歪向健侧 正常 能闭眼 消失 歪向病灶侧 额纹 眼裂 鼻唇沟 口角 核下瘫 核上瘫 症状 上运动神经元 胞体位置:中央前回 运动前区 中央旁小叶前部 轴突—锥体束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 胞体位置:中央前回 运动前区 中央旁小叶前部 轴突—锥体束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下运动神经元 胞体:脑神经运动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