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医学微生物重点().docx

发布:2017-01-14约3.64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绪论1.微生物三大类,八大种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细菌的测量单位(微米),外形(球菌,杆菌,螺形菌),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3. 用革兰染色法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类细菌细胞壁共有成分是肽聚糖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组成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组成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间隔排列,经β-1,4糖苷键联结形成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成分是磷壁酸和表面蛋白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成分是外膜(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脂多糖(LPS)是最主要的致病物质,由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组成,脂质A是毒性部分,无特异性,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特异多糖有种特异性(种属)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厚度 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 可多达50层 1-3层肽聚糖含量 占细胞壁干50%-80% 占细胞壁干5%-20%磷壁酸 有 无外膜 无 有4.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Bacterial L form)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此现象首先由Lister研究发现,故称细菌L型。在适宜条件下,多数细菌型可回复成原细菌型。5.质粒(Plasmid)细菌染色体外的双链环状DNA,带有遗传信息,自我复制,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一种胞质颗粒,嗜碱性强,常见于白喉杆菌菌体两端。6.细菌四种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的概念和功能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绕一层粘液样物质,当厚度大于0.2微米时称荚膜,由多糖或多肽组成,与细菌致病有关。功能:①抗吞噬作用②粘附作用③抗有害物质损伤作用。鞭毛(flagellum)菌体上附着的细长并呈波纹状丝状物,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和免疫性,鉴别,致病性有关。功能:①运动功能:有动力②与致病性有关:穿透粘膜表面粘液层,利于细菌粘附于上皮细胞③抗原性 “H”抗原:鉴定细菌 。菌毛(pilus)存在于菌体表面比鞭毛更细、短、直的丝状物,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普通菌毛的功能:黏附上皮细胞;有利于细菌的定植;与致病性有关。性菌毛的功能:与细菌的结合及质粒的传递有关7.革兰染色法的染液和结果: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再加碘液,用95%的乙醇脱色,最后用稀释复红。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的为革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的为革兰阴性菌8.中介体(mesosome):细胞膜内陷、折叠形成的囊状膜性结构,多见于G+菌。功能:类似真核细胞线粒体,为细菌提供大量能量,与分裂有关。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1.影响细菌生长的五大因素:营养物质,氢离子浓度,温度,气体,渗透压2.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一般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3.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分为四期。①迟缓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分裂迟缓,繁殖极少。②对数期:细菌生长迅速。③稳定期:细菌繁殖速度暂减,死亡数逐渐增加,总细菌数缓慢增加。④衰亡期:细菌繁殖速度越来越慢,死亡数越来越多,并超过活菌数。4.细菌的新陈代谢是指菌细胞内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总和分解代谢中的三个实验 1.糖酵解试验试剂:含不同单糖的蛋白胨水培养基指示剂:溴甲酚紫内置一小倒管:观察有无气体产生结果判断:A: 不发酵 -B:发酵、产酸 +C:发酵、产酸产气 ○+2.吲哚试验色氨酸→吲哚→玫瑰吲哚↑吲哚试剂(对位二甲氨基苯甲醛)3.硫化氢试验试剂:含有胱氨酸及醋酸铅(或硫酸亚铁)的培养基原理:凡能分解含S氨基酸细菌,可产生H2S,与铅/铁离子结合后产生黑色沉淀结果判断:H2S阳性 有黑色沉淀H2S阴性 无黑色沉淀合成代谢了解内容:除了合成菌体自身成分,还合成6种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细菌在液体,固体,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液体:混浊生长,沉淀生长(链状细菌),表面生长(专性需氧菌,如结核分歧杆菌,常形成菌膜)半固体:混浊生长,有鞭毛动力+。线性生长,无鞭毛动力-固体:光滑型菌落S,粗糙型菌落R,黏液型菌落M。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方法。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