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doc

发布:2017-01-16约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易发生( ) 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自身免疫(病) 2.对于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又称协同刺激信号 B 有抗原特异性 C 如无第二信号,T细胞成为无能 D CD28-B7的结合是最重要的第二信号 3.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 ) A 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 B 旁路途径→经典途径→MBL途径 C 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 D MBL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 4.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与下列细菌感染有关( ) A 大肠埃希菌 B 鼠伤寒沙门菌 C 福氏志贺菌 D 幽门螺杆菌 5.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Ig是( ) A IgM B IgG C IgD D IgE 6.CD8+CTL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 ) A 无抗原特异性 B 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C 靶细胞发生裂解和凋亡 D CTL自身亦受损伤 7.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经外毒素脱毒制成 B 只能中和外毒素 C 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D 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8.下列对MHC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 ) A 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B 人的MHC称为HLA复合体 C HLA复合体位于第17号染色体 D 与细胞间的识别及将抗原肽递呈给T细胞有关 9.下列对T细胞活化的描述是错误的,除了( ) A 第一信号来自APC,由TCR接受并转导 B CD3分子的作用是协助TCR接受第一信号 C 第二信号是T细胞的CD28与APC的B7分子的结合 D 第二信号是特异性的 10.能够抵抗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结构是( ) A 鞭毛 B 芽胞 C 细胞壁 D 菌毛 11.关于TD-Ag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产生抗体不需T细胞的辅助 B 只能引起体液免疫 C 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D 具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12.具有高度感染性的衣原体形态为( ) A 原体 B 始体 C 包涵体 D 网状体 13.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Ig是( ) A IgA B 凝聚的IgA C IgG1 D IgM 14.再次免疫应答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是( ) A 预防接种两次以上 B 血清学试验诊断传染病时,应在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各做一次,进行结果比较 C 血清学诊断应鉴别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D 以上全对 15.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CK是( ) A IFN-γ B M-CSF C IL-4 D TNF 16.通常所指TCR对抗原的识别是指( ) A TCR对抗原肽的识别 B TCR对MHC分子的识别 C TCR对MHC:抗原肽的双识别 D TCR对完整抗原的识别 17.检测HB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中,哪项不能从血清中检测到?( ) A HBsAg B HBcAg C 抗HBe D 抗HBc 18.下列对HLAⅠ类分子的描述是错误的,除了( ) A HLAⅠ类分子的两条链都由HLAⅠ类基因编码 B 抗原肽结合槽由α1和β1结构域组成 C β2结构域与T细胞的CD8结合 D 分布于有核细胞表面 19.预防因Rh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的有效措施是( ) A 在第一胎分娩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抗Rh血清 B 给患儿输入母亲血清 C 用抗Rh血清给新生儿进行被动免疫 D 用过量Rh+ 红细胞中和母亲体内的抗Rh抗体 20.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表示( ) A 从未接触过结核杆菌 B 正在患严重的结核病 C 已感染过结核而获得了抗结核杆菌的细胞免疫能力 D 体内有抗结核杆菌的抗体 21.除什么病外,下列传染病愈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麻疹 C 流行性感冒 D 腮腺炎 22.LC的特点是( ) A 分布于淋巴结胸腺依赖区 B 高表达MHC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能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 C 摄取处理抗原能力强 D 形态与巨噬细胞相同 23.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是( ) A IgM B IgG C IgA D IgE 24.与Ⅰ型超敏反应无关的细胞是( ) A T细胞和B细胞 B NK细胞 C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25.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易发生( ) 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自身免疫(病) 26.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病有关的补体成分是( ) A C1q B C9 C C4a D C2a 27.IDC的特点是( ) A 分布于表皮和胃肠道上皮 B 表达FcR、C3bR摄取抗原能力强 C 胞浆内有嗜天青颗粒 D 高表达MHC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 28.病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引起中毒症状的全身感染称( ) A 菌血症 B 毒血症 C 败血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