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做中学”——我国高职高专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pdf

发布:2017-08-07约6.9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年第10期 高等职业教育 2012·NO·10 “做中学 ——我国高职高专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毛少华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理论与实际操作脱 节、学与做分离。要想实现高职教育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目标,高职业教育必然选择以形成技能、操作 能力为核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其精髓是“做中学”,即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从亲身体验中学,通 过具体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来学,在“做中学”过程中形成技能和能力。“做中学”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模 式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做中学;高职高专;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多是从普通高等教育转型 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 而来,教学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线性学科教学模式 识是虚渺的。教师应把学生的“身体活动瞿和“精神 的影响,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不适应。因此,注重 活动”结合起来,在功课上把用心和用感官结合,在 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做中学”教学模式成为我国高 知识学习上把“思维”和“直接用实物的作业”结合 职高专教学模式必然选择。 起来。主张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 学习。杜威认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 一、“做中学”的起源及在我国演进 吸收,而是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 长”,教育的本质是成长,成长就是经验的不断改组 (一)“做中学”的起源 或改造。经验只有在生活的情境中才能发生、才能 “做中学”最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针 改造,也即只有在行动中、在实践中、在与环境的相 对赫尔巴特传统教育“课堂中心”脱离生活实际的 互作用中才能有真正的成长。 弊端而提出来的。他在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上提出 (二)“做中学”在我国的演进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 1.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 造”。并以新的视角解释了知和行的关系,提出了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 “做中学”教学观。杜威认为“学校课程的真正中心 础上提出“生活教育”的主张和“教学做合一”的思 应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在做事里面求学问”, 想。他认为‘做’是教与学的桥梁,只有在‘做’上 比“专靠听来的学问好得多,从自身的活动中去 ‘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 学”。为此,他提出要以生活化和活动教学代替传 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真学。他指 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传授。 出人的求知方式有三,即亲知、闻知、说知。“亲知为 强调学习者直接的主观经验,提倡学生个人探索, 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 重视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方能发生效力”。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 作者简介:毛少华,男,开封大学外语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方研究向:高等职业教育原理和教学论。 6 立.少鱼!傲生学” 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教不在做上 中心的传统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学生主体性 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做中学” 没有凸显,虽然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教学的 是培养手脑双挥的创造性人才的金钥匙。 目的仍然处在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会运用阶段,学 2.黄炎培的“做学合一” 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机会没有受到重视。 我国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不 (二)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条件不成熟 唯着重‘知’,尤着重在‘能”’,“办职业教育不但着 从教育学的角度,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依据、 重知能,而且还需养成他们适于这种生活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