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澳洲坚果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doc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团体标准
《澳洲坚果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澳洲坚果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起草组
2024年7月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计划根据《2024年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团体标准征集通知》(中热学字〔2024〕4号),经牵头单位申请,根据2024年6月20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下达的《关于《澳洲坚果保花保果技术规程》等7项团体标准项目立项的通知》(中热学字〔2024〕49号)文件,本标准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牵头起草,本标准规定了澳洲坚果(Macadamiaspp.)采收及采后处理的术语和定义,采收时间、采收方式、脱果皮、筛选、干燥、分级、包装、贮藏技术要求。
澳洲坚果(Macadamiaspp.)原产澳大利亚,现主产于澳大利亚、南非、中国、肯尼亚、巴西等热区,项目牵头单位1979年首次从澳大利亚引入9个品种在粤、桂、琼、滇、黔、川、闽七省(区)布置33个试验点研究,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澳洲坚果种植国,种植面积达49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和贵州等地的丘陵山地。由于我国澳洲坚果产业起步较晚,从1990年代才开始商业种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对澳洲坚果果品采收及采后技术研究不够,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澳洲坚果采收及采后技术规范。
近年来,澳洲坚果国际市场价格一直持续攀升,统货果仁价格已经突破了150元/公斤,统货壳果价格突破50元/公斤,而且出现了全球断货的局面!随着我国澳洲坚果开始投产,部分地区一些种植者为眼前一己私利,对生长尚未成熟的果实提前抢青收获,严重影响澳洲坚果树体正常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客商和果农大众收益。另一方面,我国澳洲坚果大量种植与山区丘陵,交通不方便,生产上也经常出现脱皮不及时造成堆捂而使得果品质变坏现象,原料已经变差,即使采后高标准加工也无法挽救。这些产业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澳洲坚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抢青采收,危害也较多,一是澳洲坚果总产量低、效益低,靠提前采青卖高价格是得不偿失的,实际上单粒重减小与价格上升幅度不能平衡,总是弊远远大于利。二是澳洲坚果壳果、果仁产品品质差,不耐藏。采收过早,果实物质积累不充分,水分含量大,果实风味差,影响单粒重和色泽,产量低、色泽差,风味淡,质量差,不耐贮藏,也不能用于加工。三是会造成澳洲坚果树势弱,影响下一年产量。抢青采收会损害澳洲坚果树体,易造成严重病虫害,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下一年产量。四是用工多,效率低。抢青采收导致澳洲坚果脱青皮效率低,效果差。因此,澳洲坚果采收期确定非常重要。
随着国内澳洲坚果投产面积的不断扩大,澳洲坚果的产量将逐步增大,对澳洲坚果产品采收及采后技术的需求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澳洲坚果原料质量堪忧,与国外主产国相比品质较差,大部分坚果加工企业宁愿购买进口原料,也不愿购买国内初加工产品进行生产,这主要是国内没有制定标准化的澳洲坚果采收及采后技术规程,各企业以及种植户都按自己的方法进行采收及采后处理,导致市面上的澳洲坚果大小、品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原料虽然新鲜,但规格、质量比不上进口原料,导致国内原料大部分依靠进口,而国内产品无法出口。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我们国家出口的坚果数量是最多的,如果能对国内澳洲坚果采收及采后技术进行规范,提高原料质量,也能够使国内企业积极应对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挑起的贸易战。
本项目针对我国澳洲坚果产品采后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制定出澳洲坚果产品采收及采后技术规范,规范了澳洲坚果果品采收的要求,采后处理步骤及包装贮运等,提高澳洲坚果产品品质,扩大产品消费市场,促进我国澳洲坚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起草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为项目承担单位,联合国内澳洲坚果科研与生产优势单位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起草该项团体标准,项目组主要成员见表1所示:
表1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及人员分工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专业
职称
分工
1
涂行浩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
副研究员
项目负责人
2
杜丽清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果树学
研究员
标准编制指导
3
曾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果树学
副研究员
市场调研、文本编制
4
帅希祥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食品科学
助理研究员
试验数据调查
5
宋喜梅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果树学
副研究员
试验数据调查
6
王文林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果树学
研究员
试验数据调查
7
康专苗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果树学
研究员
试验数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