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件.ppt

发布:2016-04-28约6.68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们先来了解西方学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进步明显,纸张逐渐取代简牍。 公元8世纪,唐朝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随后又传入欧洲和北非。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对于文化的普及推广、传播起推动作用的,除了造纸术,还有印刷术的发明。隋唐时期,中国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最大的弊病是费时费力。因为每印一页书就得雕一块版,雕错一个字就要重新换版。 毕昇用胶泥制作活字,后来出现了木活字、铜活字。 火药除用于军事外,还用于狩猎、开山、采石等生产活动。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作的指向仪器。指南针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的“司南”。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计算法。元代出现珠算法。珠算是古代中国发明的最伟大的计算工具,是计算机出现以前最先进的计算工具。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高度发达,总结和记载农业生产经验的农学著作比较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我国传统的医学,包括中医学和中药学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1.特点: 2.原因: 二、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特征: 灿烂辉煌、领先世界(明朝之前)、实用性强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农耕经济的繁荣 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到:“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这是中国‘与世隔绝’的真正涵义。”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 ①接纳和吸收了外来科技 ②具有明显的独创性 ③未受到外来科技的影响  ④受外来科技的支配 A.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造纸流程示意图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历法、农书、中医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2.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3.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③ 项目 发明过程 影响 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 印刷术 出现:西汉 改进:东汉“蔡侯纸” ①唐朝时外传到大食(阿拉伯帝国) ②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出现:隋唐 雕版印刷术 改进:北宋 毕升 活字印刷术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①推动欧洲火药武器、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②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出现:战国 司南 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的时代。 材料: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用拿来当药吃。” 问题: 1.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2.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问题:旧中国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说明:科学技术能否产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