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公交发展难点及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城市公交发展难点及对策初探
发展公共交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城市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和政府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公交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小城市公交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XX县公交发展为例,分析小城市公交发展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小城市的定义及交通条件特点
我国对小城市的定义一般为非农业人口在20万人以下。小城市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市人口少,流动人口少;城市面积小,城市各功能区分化不明显,城市街道宽度较窄,道路通行普遍较低,通行公交车的条件十分有限。自2005年开始,XX县开始发展城市公交客运,经过大量的调查论证工作、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召开听证会的基础上,于 年 月 日XX县开行了第1条公交客运线路,运行公交车3辆,结束了XX没有公交车的历史,受到市民的欢迎。2008年3月开行了2路公交,目前运行1辆公交车;另外2辆公交车运行公交1路。但公交车运营状况不佳,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发展也止步不前,与群众日益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城市公交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分析
(一)线路设置不科学,公交车班次间隔时间长,不方便群众。
在公交发展初期,交通部门对XX县城区公交车发展规划了5条线路。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人力三轮车和出租车的强烈反对,特别是XX街等县城区人流量最大的地段。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对公交线路进行了部分调整,形成了目前的运行线路不合理、不科学的局面。目前,XX县公交车开行了2条10公里左右线路,平均运行1趟次需要30分种左右,两条线路一条有2辆车,另一条仅有1辆车。公交车班次发班间隔20-30分钟右,乘客候车时间达30-40分钟,往往放弃乘坐公交车选择其他出行方式,反过来影响公交运营状况,不利于培养公交消费人群。
(二)公交运行成本高
经调查和测算,在购车成本和应缴未缴费用未纳入情况下,由于公交客流量低,公交收入低、成本高,公交公司平均每月亏损现金达XX元。公交公司经营举步维艰,没有经营利润,主动发展公交的积极性不高。
公交运行成本高,一是由于城市客流少,收入低;二是由于现有公交车型为标准公交车,车型大,运行成本高,实载率仅为10%左右。
(三)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受公交公司经营状况和街道基础条件的影响,仅在线路站点上设置了候车站牌,群众候车条件较差。公交车站与客运中心站共用广场,仅设置了候车厅、公交车辆检修站和驾乘人员休息室,其他附属设施条件尚待完善。
(四)缺乏政府投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由于XX县地方财政财力有限,多年来未对城市公交给予补助和资金扶持。
(五)城市道路条件对公交车的制约
XX县的城市道路除主干道外道路宽度均较窄,且为混合交通,标准型公交车通行不通畅,运行效率低,线路运行时间长,造成班次密集度低,乘客等候时间长,群众乘车意愿降低。
(七)其他交通方式对公交发展的影响
XX城区目前计有XX辆出租汽车和XX辆人力三轮车, 受客源市场的限制,发展公交需要综合考虑出租车、人力三轮车的因素。
三、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规划,确立公交优先发展地位。
XX县城区城市人口较少,群众收入水平总体不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符合交通发展和群众需求。政府要进一步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出台公交优先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步伐。
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关部门应在政府指导下,在对XX县公共交通现状、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原则,以公共交通为核心,通过编制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综合改善各种交通方式、换乘枢纽配置以及对外交通的衔接,重点确定公共交通结构、线网分布、场站布局、用地规模、建设计划等,支持以公共交通为主体、以交通企业为骨干的城乡一体化客运事业。
(二)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在城市道路、居住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重大项目建设时,将城市公交停车场、停靠站等配套设施与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已投入使用的公共交通场站设施,不得随意改变用途。
(三)合理配置资源,增强公交企业发展城市公交后劲
目前XX县城市公交的经营企业XX县XX公司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了解的情况看,小城市的城市公交客运由于人口少、城市规划建设不完善等原因,再加上我县的公交企业实力较弱,企业看不到发展的预期,政府财力又有限。要解决城市公交发展的困难,政府在配置公交线路资源时,可将城镇公交线路的发展权配置给城市公交企业,以增强企业发展城市公交的后劲。如果说公交企业没有发展城镇公交客运的补充资源,公交公司在城区投放车辆亏损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