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术后护理观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术后护理观察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中医医院 广西象州 545800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迫性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迫性骨折患者。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并定期随访。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施行不同护理方法,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对比上差异明显,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lt;0.05),具有可比性。此外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8.2%,高于对照组的64.7%,差异明显(Plt;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在经皮椎体诚信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护理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恢复速度,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护理观察
椎体压迫性骨折是骨折中最为主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以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由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体制、骨质机能逐步衰弱,导致钙物质严重流失,形成骨质疏松,进一步形成骨质疏松合并椎体压缩性骨质[1]。由于年龄较大,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本身就有所下降,一旦出现骨质疏松合并椎体压缩性骨质,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自身及家属带来严重困扰。如何提升在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质护理质量已成为护理实践工作的重要方向。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68例经影像学诊断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质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全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迫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68例患者中,男29例,女39例;患者年龄范围55-78岁,平均年龄(63plusmn;2.7)岁。入院症状:68例患者均无法自主行走并伴有剧烈疼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gt;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一般方法
1.2.1 对照组的常规护理
予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内容:患者入院后,有护理人员进行病情评估,并对患者进行常规宣教工作,指导患者饮食、用药,做好病情观察和记录。
1.2.2 观察组的整体护理
1.2.2.1术后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的饮食应多以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为主,为患者提供营养和能量,提升患者恢复速度。若患者同时存在糖尿病或是心脑血管疾病,应食用低胆固醇、低糖以及低脂肪含量饮食。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需禁烟禁酒,同时尽可能不饮用碳酸饮料或咖啡饮品,以免诱发骨质酥松。
1.2.2.2做好术后锻炼指导工作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防止患者下肢血栓形成,锻炼腰部肌肉等。早期应指导患者直腿抬高,避免神经根出现黏连情况。骨水泥硬化之后,患者原本腰腿疼程度会减弱,此时可让患者在床上练习收缩肌四头肌。
1.2.2.3做好出院指导,并做好定期随访工作
指导应详细,尤其是生活习惯的控制,避免弓背站立、行走或是弯腰时负重,避免出院后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再次发病。
1.2.2.4并发症护理[2]
①术后出现感染多发生于年龄偏大患者,加上手术造成身体免疫力及抵抗力较弱,术后易出现穿刺部位或肺部感染。通常感染会出现在术后4-7日内,此阶段需尤其注意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血现象,同时加强对患者体温的测量,若存在发热现象需采用物理方式降温。可在术后为患者行抗生素预防感染,但须注意抗生素药量控制。②通常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肺栓塞情况,表现为胸闷、流汗、咳血、咳嗽以及心悸等情况。若发现患者出现上述现象应注意提醒其休息并给予患者吸氧,帮助其正常呼吸。肺栓塞是由于骨水泥微小粒子进入患者椎体之后变为栓子,之后进入肺部造成的。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出现症状时及时处理,若未改善则应尽快告知主治医师用药治疗。
1.3 护理满意度调查
由本科室针对护理工作制定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发放68份,有效回收68份,护理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