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免疫学》第七版课件15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ppt

发布:2022-05-14约4.54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特点比较 抗体的产生及其介导的免疫效应 初次应答 再次应答 抗原提呈 非B细胞 B细胞 抗原浓度 高 低 潜伏期 (诱导期) 长(7-10天) 短(2-3天) 抗体种类 IgM IgG、IgA 抗体效价与亲和力 低 高 抗体维持时间 短 长 抗体浓度 浓度低,增加慢,平台低 浓度高,增加快,平台高 (三)抗体产生的规律的意义 1.证明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记忆性 2.是疫苗接种的理论基础 3.非活疫苗预防接种常需二次以上 三、抗体的免疫效应 1.中和作用 结合外毒素 中和毒性 结合病毒 阻止病毒吸附进入宿主细胞 2.免疫调理 巨噬细胞表面Fc受体 巨噬细胞表面C3bR 3.激活补体 经典途径:IgG1/2/3、IgM 旁路途径: 凝聚的 IgA、IgG4 4. ADCC 5.分泌性抗体的作用—SIgA —粘膜抗感染 6.超敏反应—I(IgE)、II、III(IgG、IgM)型 抗体的免疫效应 第四节 B细胞的免疫记忆 B细胞免疫记忆 1) B细胞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 快速产生高效价、高亲和力抗体的现象。 2) 机制: TD-Ag特异的B细胞分化产生记忆细胞。 B细胞记忆产生的过程: (视频) 1) B细胞记忆的诱导:特异性抗原激活B细胞进入生发中心(GC)发生一系列事件。 2)记忆B细胞库的维持:通过记忆B细胞和长寿浆细胞来维持。 3)记忆B细胞对抗原再次应答。 一、B细胞记忆的诱导 1.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C) 由抗原活化的B细胞在B细胞区快速扩增形成。 B细胞的活化及生发中心的形成 2.GC循环(克隆扩增-超突变、受体编辑-亲和力选择) 体细胞超突变:重链基因VDJ点突变 突变大多无益 受体编辑:轻链基因二次重排 改变Ag特异性,增加一个B细胞克隆 阳性选择:高亲和力B细胞被选择,导致亲和力成熟 与FDC接触后发生 亲和力成熟:在抗体生成过程中,抗体分子的平均亲和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一、B细胞记忆的诱导 Ag ? 成熟B细胞(生发中心)? 增殖分裂成 中心母细胞(centroblast)? BCR改变 ? 与FDC(滤泡性树突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 BCR(低亲和力) ? B细胞阴性选择,发生凋亡 BCR(高亲和力) ? B细胞阳性选择,发育成浆细 胞或者记忆细胞 GC循环 二、记忆B细胞库的维持 1.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信号不断更新维持记忆 2.抗原特异性长寿浆细胞分泌抗体维持特异性高亲 和力抗体水平 三、记忆B细胞对抗原的再次应答 抗原再次暴露? 记忆B细胞克隆快速大量扩增 ? 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B细胞(进入记忆细胞库) 三、抗体合成的来源 副皮质区(T细胞区):浆细胞 生发中心(B细胞区):浆细胞 (GC循环后,Ig亲和力成熟) 生发中心内:形成记忆B细胞、长寿浆细胞 长寿浆细胞(从GC到骨髓):维持高水平和长时间的抗体产生 再次应答时:记忆B细胞快速活化,合成IgG等。 * * * 第十五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 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本章教学大纲 1.掌握 体液免疫应答的概念; TD-Ag诱导B细胞活化的信号;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2.熟悉 B细胞对TI抗原和TD抗原的识别,TD抗原激活B细胞过程中,细胞间的协同作用 。 3.了解 抗体的产生及其介导的免疫效应,B细胞的免疫记忆。 本章重点 1. B细胞对TI、TD抗原的识别特点 2. TD-Ag刺激B细胞活化过程中,细胞的协同作用 3. B细胞对TD-Ag应答所需的双信号 4.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再次应答比较) TD-Ag (大分子蛋白) TI-Ag (多糖) TD-Ag与TI-Ag结构示意图 第一节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抗原提呈 一、对TI-Ag 的识别 (P12) 1. TI1抗原 细菌的脂多糖LPS等。 有丝裂原活性。 与丝裂原受体结合,多克隆激活B细胞。 2. TI2抗原 肺炎球菌多糖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