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小班数学故事.doc

发布:2025-02-17约3.0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园小班数学故事

TOC\o1-2\h\u22891第一章走进幼儿园小班数学故事的奇妙世界 1

28191第二章解析《小兔子学数学》的主要故事内容 1

12536第三章故事中的数学元素:独特的呈现方式 2

25087第四章我的感受:数学与趣味的完美融合 2

11491第五章原文引用:看故事如何巧妙教数学 2

4672第六章从故事中汲取的幼儿数学教育启示 3

12347第七章总结:幼儿园小班数学故事的价值 3

19335第八章展望:更多优秀数学故事的期待 3

第一章走进幼儿园小班数学故事的奇妙世界

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故事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开启孩子们摸索数学世界的大门。在这个充满童真的世界里,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字和复杂的运算,而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比如说《三只小猪盖房子》这个故事,虽然它看起来主要是讲小猪们盖房子的经历,但其中也蕴含着数学元素。小猪们分别用不同数量的材料来盖房子,这就涉及到数与量的概念。孩子们在听故事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关注到这些数字,像第一只小猪用了多少根稻草,第二只小猪用了多少根木头,这些数量的差异会让孩子们在脑海里形成初步的比较概念。而且,故事里房子的大小形状也能让孩子们对形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圆形的烟囱、方形的房子轮廓等。这样的数学故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的情节中,让小班的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数学。

第二章解析《小兔子学数学》的主要故事内容

《小兔子学数学》这个故事特别适合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故事里的小兔子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家伙。它住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有一天它发觉了一个神秘的树洞。树洞里有很多闪闪发光的小石子。小兔子开始对这些小石子进行数数。“1、2、3”它一边数一边把小石子排成一排。这时候,故事里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数字的顺序概念。小兔子还发觉,有些小石子是圆的,像它爱吃的红萝卜一样,有些是方的,像森林里的小木屋。这就又让孩子们认识到了形状的不同。小兔子想把小石子按照形状分类,它先把圆形的放在一起,再把方形的放在一起。这一情节教会了小朋友分类的概念。而且,当小兔子发觉少了一颗小石子的时候,它会想办法去找,这个寻找的过程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量的变化。

第三章故事中的数学元素:独特的呈现方式

在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故事中,数学元素的呈现方式非常独特。还是以《小兔子学数学》为例,它把数字和形状等数学概念融入到故事的情节发展中。就像小兔子数小石子的时候,并不是生硬地说“我们来学习数字110”,而是通过小兔子自己的行为,一个一个地数着小石子,让孩子们跟着小兔子的节奏一起数。对于形状的呈现,也是在小兔子发觉小石子的形状不同之后,通过它的思考和动作,像拿着圆形小石子说“这个像红萝卜”,拿着方形小石子说“这个像小木屋”,这种比喻的方式让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形状的特点。再比如说在一些故事里,会用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情节来体现除法的概念。比如小猴子们分香蕉,有5只小猴子,10根香蕉,每只小猴子能分到几根香蕉呢?故事里会通过小猴子们你一根我一根的分法,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除法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10除以5等于2。

第四章我的感受:数学与趣味的完美融合

我觉得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故事真的是把数学和趣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像我刚刚提到的那些故事,孩子们在听故事的时候,根本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学习数学,而是沉浸在故事的情节里。他们会关心小兔子能不能找到丢失的小石子,小猴子们能不能公平地分好香蕉。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数学知识。这种方式比单纯地教数字和运算有趣多了。而且,这些故事里的角色往往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小动物们的行为和想法都很贴近孩子的心理。孩子们会觉得自己就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一样,在摸索这个世界。这样的感受会让他们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而不是像很多大人认为的那样,数学是一门很难很枯燥的学科。

第五章原文引用:看故事如何巧妙教数学

在《小兔子学数学》中有这样一段原文:“小兔子把圆形的小石子放在左边,嘴里嘟囔着,这些像红萝卜的小石子都在一起啦。然后它又拿起方形的小石子,放在右边,说这个像小木屋的石子也要排好队呢。”从这段原文可以看出,故事通过小兔子的自言自语和动作,巧妙地教孩子们形状的分类。再看《三只小猪盖房子》中的原文:“第一只小猪用了10捆稻草,它哼哧哼哧地把稻草堆起来,可是稻草房子看起来很不结实。第二只小猪用了20根木头,它的房子看起来比稻草房子结实多了。”这里就通过描述小猪盖房子使用材料的数量,让孩子们对10和20这两个数字有了直观的比较,同时也能理解数量多一些,可能会让东西更结实这个概念。这些原文中的描写都不是在刻意地讲数学,而是在故事的情节里自然地融入数学知识。

第六章从故事中汲取的幼儿数学教育启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