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pdf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门诊科室医院感染治理质量考核标准
本文介绍了门诊科室医院感染治理质量考核标准,包括工
程检查标准、治理标准、标准防护与手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工程检查标准:
1.确保门诊科室医院感染治理小组的存在;
2.确保医院感染治理制度的实施和执行;
3.确保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培训,掌握医院感染操作基
本知识;
4.检查消毒效果,确保整洁、齐全;
5.定期进行院感治理质量分析,并有记录;
6.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及时上报、转诊各类传
染病、性感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治理标准:
7.检查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后,对检查室或诊室进行终末
消毒;
8.对传染病、性病或特别感染病人(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MRSA、炭疽等)检查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9.医护人员上岗穿工作服,衣帽整洁;
10.检查室内空气清新,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11.检查室全部物品(桌椅检查床等)外表及地面,每天
清洁2次;
12.接触病人的医疗仪器按照仪器说明清洁或消毒;
13.检查床等直接接触病人的物品一人一用一单或一人一
用一清洁消毒;
14.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尽量
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包括注射器、口杯、检查床铺巾、压舌
板等。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分类放置,
无过期;
15.一次性医疗用品在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16.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已经翻开在24小时内使用;
消毒液现用现配,在24小时内使用;
17.无菌持物钳及枯燥使用,每4小时更换一次;
18.拖布分区使用,标记清楚,定点放置,用后消毒处理,
晾干备用,清洁。
标准防护与手卫生:
19.确保洗手设施完善,备有手快速消毒剂(有效期1个
月)。配洗手液或肥皂,肥皂枯燥保存。熟练掌握6步洗手法;
20.检查病人前后要洗手,接触传染性病人后进行手消毒;
21.医护人员检查病人时执行标准防护;
22.标准使用利器盒,一次性锐器用后即入利器盒;
23.工作人员掌握预防利器伤的方法及利器伤的应急处理;
24.分类放置,标识清楚,垃圾袋、利器盒使用标准,专
物专用;
25.传染性废物双层垃圾袋,并注明“传染性”字样。
以上标准是门诊科室医院感染治理质量考核的基本内容,
分为工程检查标准、治理标准和标准防护与手卫生三个方面。
在实地查看时,如果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将会扣除相应的分数。
医疗废物回收及时,交接登记完整,登记本记录标准。各
垃圾桶必须加盖、清洁,生活垃圾不得混入医疗废物。若发现
一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将扣除5分。该标准适用于婚检中心、
超声诊断科、心电图检查室、放射科、门诊各诊室。
以下是儿童保健科医院感染治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工程检查
标准:
1.每个科室必须设立医院感染治理小组。
2.医院必须有完善的感染治理制度,并进行制度宣传和培
训。
3.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参加院感知识培训,掌握医院感染控
制的基本知识。
4.消毒效果必须检测,且整洁、齐全,有记录。
5.必须定期进行院感治理质量分析,并有记录。
6.环境必须整洁,空气清新,玻璃、地面、用具等必须清
洁XXX。
7.动态空气消毒机必须按规定使用,过滤网必须定期清洗,
并有记录。
8.医护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和帽子。
9.检查室内空气必须清新,所有物品必须摆放整齐有序。
10.检查室内的所有物品(桌椅、检查床等)外表及地面
必须每天清洁2次。
11.接触病人的医疗仪器必须按照说明书清洁或消毒。
12.检查床等直接接触病人的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单或一
人一用一清洁。
13.预防接种室和游泳室必须分区合理、清洁齐整;无菌
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区存放、标识清楚、无菌包枯燥、外
观清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无过期。进入预防接种室必须
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
14.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