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绿色施工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4400字.pdf
铁路绿色施工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目录
铁路绿色施工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1
1研究现状1
1.1国外现状1
1.2国内现状2
2.相关理论3
2.1绿色施工理论3
2.2生态健康理论4
2.3态势感知理论4
2.4系统动力学理论5
参考文献5
1研究现状
1.1国外现状
铁路沿生态环境的健康保障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现阶段而言,国外
对铁路建设的生态健康问题的研究时间早于国内,最早可追溯至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经
过多年的努力,发展至今在铁路各个阶段确保自然经济效益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已在日本、美
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基本得到推行,以及制定了相关手册,并取得诸多研究成
果⑶。1965年美国推出将“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纳入明文条例,这是世界首例。不同于美国
的铁路建设环境保护制度,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使得一开始不规范的文件标准在后续发
展中逐渐更加规范合理、标准化囹。日本关于生态环境的研究于2000年已基本成熟,偏向
对物流的分析与探讨⑸。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家在环境景观设计方面不同于其他国
家对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不但要求遵循前期的政策标准,还要求结合
国情实施具体举措。
ZhuS等(2004)通过对铁路建设施工期间的综合评估,选择施工条件和环境特点为研
究对象,参照现行的环保指标,构建了AHP和灰色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模型,对铁路建
设的环保进行了全面的评估⑹。
UlaMortberg,MarteKarlso(2015)在研究公路网的过程中,对选取的空间生态评价
不仅仅是定性评价,而是使用了GIS技术的研究方法打破常规,进行了量化评估,得出了
空间生态具体的数量关系口。
Erika(2016)就自然(生态)保护区内的交通项目建设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带来的
生态环境影响问题,提出了“三步走”的思路,发现了特定指标与生态影响评价的关系。提
出只要找出斯洛伐克道路建设中的特定的研究样本,并根据这些指标的筛选,就可以寻找的
每条指标得出生态影响评价的现实意义,从而使评价的结论更为详细和合理罔。
SimaFakhera、ShekoufehNematollah(2017)通过量化分析证实了SPROADI指数与
生态环境的干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明确找出影响路网的主要因素,对道路系统的不良生
态进行调查,结合SPROADI的研究方法,最终得到干扰生态环境具体的数据关系%
RichardDamaia,JasoRuss(2018)在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对
其仿真模型的构建,选择刚果建设作为研究对象。明确地对其进行定量评估,查明施工期间
可能对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最终确定特定的影响范围°]。
召巧忍(2019)对铁路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想要解决好铁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
关系,就必须探讨建立环境与生态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并结合GIS分析对各评估项目进行
了评估,制定新的评价标准皿。
CristiaMata等(2020)选取公路和铁路上的野生动物通道作为研究对象,为其重建
连通性,使野生动物得到了极大地保护I
1.2国内现状
国内在铁路生态健康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相对于国际来说,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
够深入,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铁路生态健康治理与控制方面,国家
有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政策保护铁路生态健康,坚持绿色发展,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能
源利用率,构建绿色的综合运输系统,推动建设生态文明。
刘丽(2006)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进行延伸,进一步完善了优势度理论,利用建设前后
期不同的优势度,对3S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用来自3S技术的研究数据进行分
析,以解决景观生态中难以量化的问题[⑶。
敦晨霞(2013)对我国中、短期铁路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对铁路建设于其生态
环境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其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影响性研究并做出预测。区别于别的
学者的研究,将LM-BP神经网络应用于传统BP网络中,提高了BP网络的精度,找出了符
合实际需求的解决办法U4]。
赵勇(2014)还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