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检查表.docx
?一、引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企业全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检查表旨在帮助企业全面、系统地检查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二、检查表的结构与内容
本检查表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进行分类,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方针与目标、机构与职责、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每个部分包含若干检查项目,每个检查项目对应相应的检查内容和判定标准。
方针与目标
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检查内容:是否制定了清晰、明确、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方针是否传达至全体员工,并得到理解和贯彻执行。
-判定标准:方针应体现企业对职业健康安全的承诺,包括遵守法律法规、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等内容;员工应知晓方针内容,并能在工作中自觉遵循。
2.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检查内容:是否根据方针制定了具体、可衡量、可实现、有时限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目标是否分解到各部门和层次,并得到有效实施。
-判定标准:目标应与方针相一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部门和层次应明确各自的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实现。
机构与职责
1.管理机构
-检查内容:是否成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机构的人员组成是否合理,职责是否明确。
-判定标准: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机构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职责,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职责与权限
-检查内容:是否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与权限;职责是否得到有效落实。
-判定标准:各级人员的职责应清晰、具体,符合其工作岗位的要求;职责应得到有效履行,不存在职责不清或推诿现象。
策划
1.法规与其他要求
-检查内容:是否识别和获取了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建立了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识别、更新和传达机制。
-判定标准:应全面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规和要求,并确保其有效传达至相关部门和人员;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识别和更新应及时、准确。
2.风险评价
-检查内容:是否开展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风险评价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风险评价的结果是否得到有效应用。
-判定标准: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价,识别出重大风险;风险评价方法应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应作为制定控制措施的依据。
3.目标与管理方案
-检查内容:是否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与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是否得到有效监控。
-判定标准:目标与管理方案应与风险评价结果相适应,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管理方案应明确责任部门、实施时间和进度要求,并得到有效执行。
实施与运行
1.培训、意识与能力
-检查内容:是否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是否符合员工的实际需求;员工是否具备必要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
-判定标准:培训计划应覆盖全体员工,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员工应通过培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应的意识和能力。
2.协商与沟通
-检查内容:是否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协商与沟通机制;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是否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
-判定标准:应建立有效的协商与沟通渠道,鼓励员工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应得到认真对待,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处理。
3.文件控制
-检查内容:是否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编制、审批、发布、修订、作废等环节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判定标准:文件应清晰、准确、适用,能够有效指导工作;文件的管理应规范,确保文件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4.运行控制
-检查内容:是否对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运行活动进行了有效控制;控制措施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判定标准:应识别和控制关键的运行活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应确保运行活动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5.应急准备与响应
-检查内容:是否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预案是否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是否配备齐全、有效。
-判定标准:应急救援预案应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应定期进行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应处于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