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ppt

发布:2020-02-23约2.93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1.掌握杂化轨道理论、 2.掌握两种类型的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 3.了解现代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初步知识,讨论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结构包括;§1 共价键理论 ;1-1共价键的形成 1. 氢分子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 (应用量子力学) 当两个氢原子(各有一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会发生相互作用。每个H原子核不仅吸引自己本身的1s电子还吸引另一个H原子的1s电子, 平衡之前,引力>排斥力, 到平衡距离d,能量最低: 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H原子的玻尔半径:53pm,说明H2分子中两个H原子的1S轨道必然发生重叠,核间形成一个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较大的区域。 这样,增强了核间电子云对两核的吸引, 削弱了两核间斥力, 体系能量降低,更稳定。 (核间电子在核间同时受两个核的吸引比单独时受核的吸引要小,即位能低,∴能量低)。;2. 价键理论要点 ① 要有自旋相反的未配对的电子 H↑+ H↓ -→ H↑↓H 表示:H:H或H-H ② 电子配对后不能再配对 即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只能和同数目的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成键。 如:N:2s22p3,N≡N或NH3 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③ 原子轨道的最大程度重叠 (重叠得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3. 共价键的类型 ① σ键和π键(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而分类) s-s :σ键,如:H-H s-p :σ键,如:H-Cl p-p :σ键,如:Cl-Cl ??π键, 单键:σ键 双键:一个σ键,一个π键 叁键:一个σ键,两个π键 ;例:N≡N ;σ键的重叠程度比π键大,∴π键不如σ键牢固。 ;② 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根据共价键的极性分(电子云在两核中的分布),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例: H2 ,O2 ,N2等 一般来说,不同种原子组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 ;例: HCl,H2O,NH3等 共价键极性的强弱,可由成键原子的电负性的大小来表示。极性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的过渡键型。;③ 配位共价键(配位键) :原子或离子有空轨道 ,有孤对电子。;4.共价键的特征 饱和性: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只能和同数目的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 方向性:共价键尽可能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形成。 如形成HCl时,只有氢原子沿着X轴与氯原子的P轨道成键时,轨道重叠最多。;1-2 键参数 表征共价键的物理量叫键参数。 键能:共价键的强度 键长、键角: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几何构型 );1. 键能:衡量共价键强弱的物理量。 指298.15K,101.3KPa条件下, AB(g)-→ A(g)+ B(g) 所需的E(KJ/mol) 双原子分子,其键能 = 离解能D,如Cl2 ,HCl 多原子分子,指的是平均键能: ;2.键长(用X射线法): 成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的距离。 两个原子共价半径之和 = 键长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 ;3.键角 ;§2 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的几何构型 ;2-2 杂化轨道的类型和体系分子的几何构型 1. SP杂化和分子的几何构型 一个S轨道和一个轨道P 之间进行的杂化。 例: HgCl2 Hg 5d106s2 ;2. SP2杂化和分子的几何构型 一个S轨道和二个轨道P 之间进行的杂化. 例:BF3 ;3. SP3杂化和分子的几何构型 一个S轨道和三个轨道P 之间进行的杂化. 例:CCl4 ; 2-3 不等性杂化 1. 有孤对电子参加的不等性杂化 ①H2O分子的几何构型 孤对电子不成键,能量较低,对成键电子云排斥更大,使两个O-H键角压缩成104.5O,(而正四面体型为109.5O) (两孤对电子之间夹角>109.5O) 斥力: 孤对电子-孤对电子>孤对电子-成键电子>成键电子-成键电子 ;②NH3的几何构型 ;电子对数; §3 离子键 ; 阴阳离子间具有静电引力,两原子的电子云间存在排斥力,两原子核间存在相互吸引力,当两原子接近到一定距离,引力=斥力,(此时整个体系能量最低),形成离子键。;2.离子键的特征 ① 本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② 无方向性、饱和性 只要空间允许,尽可能多地吸引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任何方向,尽可能多)。但总体来说,有一定比例。;3-2 离子的特性 1. 离子的电荷 简单离子的电荷由原子得到或失去形成的,其电荷绝对值为得失的电子数。 离子化合物AmBn:An+,Bm- 2.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简单阴离子的电子构型,一般与同周期希有气体原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