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的常见异常心电图.ppt

发布:2018-10-26约小于1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 一、心房、心室肥大 二、心律失常 右心房肥大 常见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P波高尖,又称为“肺型P波,肢体导联P波电压≥0.25mV,Ⅱ、Ⅲ、aVF导联表现最明显。 左心房肥大 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P波增宽且常呈双峰型,又称为“二尖瓣型P波” 。Ⅰ、Ⅱ、aVR、aVL导联P波增宽,P波时间≥0.12s,P波顶端常有切迹呈双峰状,两峰间距≥0.04s。 左心室肥大 QRS波群高电压 胸导联:RV52.5 mV;RV5+SV14.0mV(男)或3.5mV(女)。 肢体导联:RⅠ1.5mV;RaVL1.2 mV;RaVF2.0mV;RⅠ+RⅢ2.5 mV。 心电轴左偏。 QRS波群时间延长:0.10~0.11s,一般仍0.12s。 右心室肥大 右心室高电压:V1导联中R/S≥1,V5导联中R/S≤1或S波比正 常加深; 心电轴右偏 窦性心动过速 具有窦性心律的特点。 心率在100次/分以上,一般不超过16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 具有窦性心律的特点。 心率在60次/分以下,一般不低于40次/分。 房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略有不同。 P′-R间期>0.12s。 QRS波群形态和时间基本正常。 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距小于正常P-P间距的2倍。 室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无相应的P波。 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有完全性的代偿间歇。 * *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快慢显著不等,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相差>0.12s。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吸气时心率稍快,呼气时心率稍慢。 请仔细观察!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