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PLC控制的全自动物料分拣系统设计 .pdf

发布:2024-11-28约1.23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1引言1

2可编程序控制器2

2.1PLC的发展历史2

2.2PLC的定义和特点2

2.3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

3物料分拣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设备选择4

3.1物料分拣系统的工作过程4

3.2物料分拣系统的设备选择4

4物料分拣系统的设计图10

4.1PLC外部端子接线图10

4.2变频器端子接线图11

4.3步进梯形图12

4.4PLC梯形图13

5物料分拣系统的组态技术15

5.1组态技术概述15

5.2组态技术功能和优点15

结论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推荐精选

1引言

自动分拣系统是指能够识别物品属性并对物品进行分类传输的自动系统。自动分拣系

统由传输供件同步导入装置、识别及控制系统、机械分拣机构及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

自动分拣系统是二战后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大型物流中心广泛采用的一种分拣系

统。广泛应用在医药行业、生产制造业等行业。国外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而在我国,由于

物流业起步晚,始于1980年代,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处于人工作业近期的市场兴起

和技术发展始于1990年代。一开始使用于机场行李处理和邮政处理,然后逐渐普及到其

他行业。

近二十年来,特别是物流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商品趋于短小轻薄。分拣作业已成为

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自动化程度不高,处于人工分拣阶段。自动分拣的优点是能连

续、大批量的分拣货物,分拣误差率低,分拣作业基本实现无人化。虽然国内自动分拣系

统使用还很少,但有关部门和企业正在做出努力。自动分拣机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已成

为当代物流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2可编程序控制器

2.1PLC的发展历史

在可编程序控制器诞生之前,是以继电器、接触器为主体的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

生产。1968年,为适应生产需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一种新型工业控制器。1969年,

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目的是取代继电器,这打开了

新的控制技术发展的大门。紧接着美国MODICON公司也开发出同门的控制器。1971年,日

本从美国引进这项技术,也研制出日本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1973年,西欧一些国家也

相继开发出他们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我国则在1977年成功研制出以1个微处理器MC14500

为核心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并用于工业生产。

PLC大约经历四个阶段:

(1)初级阶段:第一代PLC取代继电器,主要功能是逻辑运算和计时、计数功能。CPU

由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构成。第一代只采用了梯形图语言作为编程方式,尽管有些枯燥,

但却形成了工厂的编程标准。

(2)扩展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70年代末期,PLC的扩展功能包括数据的传送、

数据的比较和运算、模拟量的运算等功能。

推荐精选

(3)通讯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PLC的产品与计算机相连,但是

各个厂家联系不密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