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制度.docx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公司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核算和控制行为,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房地产项目的成本管理活动,包括项目开发前期、建设期间及销售交付阶段等全过程。
3.成本管理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全面性原则:涵盖项目开发全过程的各项成本。
-动态控制原则: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
-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成本管理中的职责、权力和利益。
二、成本管理组织与职责
1.成本管理领导小组
-组成: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财务总监、工程总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职责:
-制定成本管理战略和方针政策。
-审议重大成本支出和成本控制措施。
-协调各部门之间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
2.成本管理部门(财务部)
-职责:
-负责制定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及流程。
-组织成本核算和分析,编制成本报表。
-监控成本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预警成本偏差。
-参与项目招标、合同评审等工作,提供成本相关意见。
3.工程管理部门
-职责:
-负责项目工程进度管理,确保按时完成工程任务。
-控制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成本增加。
-负责工程现场的成本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资源。
4.采购部门
-职责:
-负责各类物资和服务的采购工作。
-通过招标、询价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确保采购物资和服务的质量与价格合理。
5.营销部门
-职责:
-制定营销策划方案,控制营销费用支出。
-负责销售价格管理,确保销售价格符合成本和市场要求。
-分析市场动态,为成本管理提供市场信息支持。
三、成本核算
1.成本核算对象
以单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对于规模较大、开发周期较长的项目,可按分期开发情况划分成本核算对象。
2.成本项目及核算内容
-土地成本:包括土地出让金、契税、拆迁补偿费等。
-前期工程费:如规划设计费、可行性研究费、地质勘察费等。
-建筑安装工程费:涵盖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等直接费用。
-基础设施费: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道路等配套设施费用。
-公共配套设施费:如学校、幼儿园、会所等配套设施建设费用。
-开发间接费:指为组织和管理开发项目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
3.成本核算方法
采用制造成本法,将开发项目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
4.成本核算流程
-项目发生各项成本费用时,相关部门及时收集原始凭证并传递给财务部。
-财务部根据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分类归集和核算。
-定期编制成本报表,反映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发生情况。
四、成本预算
1.预算编制原则
-以项目开发计划和成本目标为依据。
-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和历史数据。
-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确保预算合理可行。
2.预算编制流程
-成本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根据项目开发计划和成本控制目标,编制年度成本预算草案。
-各部门对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和调整,形成正式的年度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经公司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下达执行。
3.预算调整
-当项目发生重大变更或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可对成本预算进行调整。
-预算调整申请由相关部门提出,经成本管理部门审核,报成本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执行。
五、成本控制
1.土地成本控制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合理确定土地购买价格和时机。
-关注土地出让条件,争取有利的土地开发条件,降低土地成本。
2.前期工程费控制
-优化规划设计方案,在满足项目功能和品质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设计成本。
-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