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重点整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3一国收入的衡量
一、经济的收入和支出
·GDP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GDP衡量货币流量。
·两种计算GDP方法:加总家庭对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几点说明
·GDP使用市场价格。
·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和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
·GDP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劳务。
·GDP不包括过去(一年或一个季度之外)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用两种算法算出的GDP差额为统计误差。
3、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GDP + 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 - 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 GNP – 折旧(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消耗)
·国民收入: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 NNP – 间接的企业税 + 企业补贴
·个人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 国民收入 – 留存收益(公司获得但未支付给其所有者的收入) - 公司所得税 – 对社会保障的支付 + 家庭从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收入 + 家庭从政府转移支付项目中得到的收入
三、GDP组成部分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购买 + 净出口 = C + I + G + NX = Y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转移支付:改变家庭收入却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不用于交换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计入政府购买。
·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 – 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四、真实GDP与名义GDP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真实GDP的变动只反映生产产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 = 名义GDP / 真实GDP * 100
·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某个物价水平衡量指标变动的百分比。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 (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 – 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 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 * 100%
五、GDP衡量经济福利
·对美好生活作出贡献的某些东西没有包括在GDP中,如:闲暇、在市场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环境质量、收入分配等。
·就大多数情况,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24生活费用的衡量
一、消费物价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CPI: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用于衡量经济的物价总水平
2、计算CPI需要五步
·固定篮子:确定哪些物价对普通消费者是最重要的。
·找出价格:找出每个时点上篮子中每种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计算一篮子费用:用价格数据计算不同时期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把同时发生的价格变动的影响与任何数量变动的影响区分开。
·计算基年并计算指数:CPI =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 基年一篮子的价格 * 100
·计算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 (第二年CPI – 第一年CPI)/ 第一年CPI * 100%
·生产物价指数PPI: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预测CPI变动
3、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偏向:一些物品的价格上升得比另一些快,消费者倾向于用那些变得不太昂贵的物品来替代。——忽略了消费者替代的可能性,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新产品的引进:引进一种新产品时,减少了维持相同经济福利水平的费用,消费者有更多选择,钱更值钱。——没有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物品如果质量逐年变差,钱则愈发不值钱。
4、GDP平减指数与CPI
·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CPI比较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偶尔改变),GDP平减指数比较现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与基年同样物品和劳务的价格(自动变动)。——不同物品与劳务价格变动量不同则会有差别。
二、根据通胀的影响校正经济变量
·今天货币的数量 = T年货币的数量 * 今天的物价水平 / 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美元数量的协议对通胀的影响的自动调整。——税法只是部分的对通胀实行了指数化。
·名义利率:未根据通胀的影响校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