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和小麦粉 面筋含量 第2部分:仪器法测定湿面筋和面筋指数《第1号修改单》 编制说明.docx
2
《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第2部分:仪器法测定
湿面筋和面筋指数》第1号修改单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一)任务来源
GB/T5506.2-2024《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第2部分:仪器法测定湿面筋和面筋指数》在发布后,收到反馈意见,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计算公式有误等问题。经研究,采用修改单的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
(二)主要起草单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安徽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山东省粮油检测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研究院(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德州市粮食安全和保障中心〔德州粮食质量检验(中心)站〕、宁夏回族自治区粮油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新疆农垦科学院、河北省粮油质量检测和信息服务中心、深圳市深粮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
(三)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组针对反馈意见,核实后,发现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计算公式确实存在问题,及时启动标准修改单程序修改相关问题,并起草了修改内容和编制说明,定向征求了意见后,报送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时启动了GB/T5506.2-2024《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第2部分:仪器法测定湿面筋和面筋指数》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程序,并将起草的文本及编制说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一)编制原则
3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编写。
(二)主要修改内容
1.修改标准10.2中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计算公式。改为:
10.2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按公式(2)计算。
式中:
G14——样品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用测试样品的质量分数表示(%);
m2——湿面筋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W——水分含量,用测试样品的质量分数表示(%)。
2.删除10.3中面筋指数的单位,与修改采用的国际标准ISO21415:2015统一。
修改公式注释I——面筋指数。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1.修改标准10.2中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计算公式修改说明
称取10g±0.01(m1)样品,样品水分为W%,测定湿面筋的质量为m2,此时湿面筋含量为G%;假设将样品水分含量调整至14%,测定出的湿面筋含量为G14%。按照样品水分含量不影响湿面筋含量的原则,水分含量为14%时与水分含量为W%所对应的湿面筋含量(干基)相等,即:
4
因此14%水分基下的湿面筋含量计算公式即为: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无。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无。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无。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无。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第2部分:仪器法测定湿面筋和面筋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