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doc

发布:2016-03-28约3.2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型砂试验操作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9年5月 日 型砂(旧砂)含泥量的测试方法 1范围 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旧砂)含泥量的测试方法。 2型砂水分的概念 指型砂(旧砂)中直径小于20微米的细粉的含量。 3所需仪器 虹吸式洗砂机; 双盘红外线烘干器; 感量为0.01的天平; 漏斗,中速滤纸,玻璃棒; 4实验程序 4.1取300克左右型砂(旧砂),用四分法取100克烘干待用; 4.2用天平称取50±0.1克旧砂,将试样放入容量为600ml专用洗砂杯中,加入390ml蒸馏水和10ml浓度为5%的焦磷酸钠溶液,煮沸3-5分钟,将洗砂杯置于洗砂机上,搅拌15分钟,取下洗砂杯。 4.3向洗砂杯中加入清水至标准高度125mm处,用玻璃棒搅拌30秒,静止10分钟,用虹吸管排除浑水。第二次仍加清水至标准高度125mm处,用玻璃棒搅拌约30秒后,静置10分钟,用虹吸管排除浑水。第三次操作与第二次相同,但每次仅需静置5分钟,这样反复多次,直至洗砂杯中的水已达到透明无泥类为止; 4.4最后一次将洗砂杯中的水排除后,将试样和水到如直径为100毫米左右的玻璃漏斗中过滤,然后将试样连同滤纸置于玻璃皿中,在电烘箱中烘干至恒温(温度140-160度)。烘干后置于干燥器中,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量。 5型砂(旧砂)含泥量的计算 试样含泥量=(试验前试样重量-试验后试样重量)÷试验前试样重量×100% 型砂紧实率测试方法 1范围 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紧实率的测试方法。 2型砂紧实率的概念 指型砂的可紧实程度。 3所需仪器 锤击试样机 Φ50标准装样筒,底座 型砂透砂器 6目标准筛 4实验程序 4.1从混砂机或造型机处取混好的型砂约2公斤,用密封容器密封带回实验室,以保持型砂的水分不损失; 4.2将6目筛放在投砂器的上端对齐,再将标准样筒和底座安装好,放在投砂器的正下方,使样筒的外圈和投砂器的外圈对齐; 4.3将取来的型砂均匀的透过6目筛落放到样筒中,直至装满; 4.4刮平样筒顶部多余的砂,将整个组合(装样筒,底座杯和未紧实的砂)移至标准样锤击制样机上。 4.5抬起锤击机的重量锤和滑阀,将装满砂的筒和底座杯置于滑阀的下面,轻轻地将滑阀降回到锤击的位置。 4.6小心锤击砂样三次,直接从锤击机测量杆上 的紧实率刻度上读取紧实数的百分值。 5紧实率的计算 Js= (H0-h1)÷h0×100% 式中:Js紧实率 H0试样紧实前的高度 H1试样紧实后的高度 原砂粒度分布测试方法 1范围 本实验程序概述了所有砂粒度分布的测试方法。 2原砂粒度分布的概念 指原砂在不同筛号上所占的百分含量。 3所需仪器 振动式筛砂机; 双盘红外线烘干器 感量为0.01的天平; 4试验程序 4.1用四分法取砂样约200克烘干待用; 4.2用天平称取50±0.1克砂样; 4.3将称量好的砂样均匀倒入震动式筛砂机最上部的筛网上,开启筛砂机并设定15分钟; 4.4筛砂机停止后将每一不同筛号上的砂子用毛刷轻轻刷出,用感量天平称量并记录数据; 4.5将所记录的数据按照百分比换算得到结果即为每一筛号所占的百分数; 4.6如测旧砂粒度分布,则要求是洗过含泥量后所余的砂; 5原砂粒度和集中度的计算 取集中三个筛号前后的筛网目数即为该砂的粒度分布,集中的三个筛号含量之和即为该原砂的集中度; 型砂湿压强度和透气性测试方法 1范围 本实验程序概述了型砂湿压强度和透气性的测试方法。 2型砂湿压强度和透气性的概念 湿压强度指型砂标准试样在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透气性指型砂标准试样透过气体的能力; 3所需仪器 锤击式制样机; 液压型砂强度测定仪 型砂透气性测定仪; Φ50标准装样筒,底座 感量为0.01的天平; 4实验程序 4.1称取待测型砂样品约143-147克,均匀的放入标准样筒中; 4.2抬起锤击机的重锤和滑阀,将装满砂的样筒和底座杯置于滑阀的下面,轻轻地将滑阀降回到锤击的位置。 4.3小心锤击砂样三次,必需达到制样机所规定的刻度内(即必须制成Φ50×50的标准砂样),该实验才能有效; 4.4取出标准砂样连同样筒,将样筒与透气仪上的砂样底座密合,将型砂透气仪打到工作状态,读其表中显示的数字; 4.5测完透气性后将样筒连同砂样同时从透气仪底座上取出,轻轻将标准砂样从样筒中顶出待用; 4.6将标准样放入液压强度仪的专用夹具中夹紧,加强度仪开到工作状态,直至砂样破裂,读取破裂时仪表上所显示的压强度的数据; 5型砂湿压强度和透气性数据的获取 以型砂透气仪和液压强度仪所显示数据为最终结果。 6型砂透气仪和液压强度实验仪需要定期校准,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型砂水分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