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开题(学术型理科适用)创新.doc

发布:2016-04-23约1.08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贵 州 师 范 大 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 文 题 目 农村教师工作家庭平衡量表编制 研 究 生 姓 名 黄世伍 学 号 4201310000268 导师姓名、职称 曾练平 副教授 培 养 单 位 贵州师范大学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研 究 方 向 管理心理学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 签字处统一用黑色签字笔填写。 2. 本表需双面打印,一式三份,一份(原件)报培养单位,指导教师及学生各留存一份。 一、立论依据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尽管目前我国对工作家庭关系的研究基本都有涉及,但是对于工作家庭平衡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本研究围绕着工作家庭平衡的结构进行,试图找到工作家庭平衡在中国文化背景的结构模型,编制工作家庭平衡测量工具,验证其与前因后果变量的关系,丰富工作家庭关系的理论体系,为今后对工作家庭平衡的研究提供参考。 2.实践意义 工作生活平衡已经成为现代组织竞相追逐的目标。对教师而言,工作生活平衡计划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减少与健康相关的成本(如:病假),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学工作。因此,制定生活平衡计划,寻求工作生活平衡,已经成为教师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只有弄清工作与家庭间的平衡关系深入探讨工作与家庭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才能构建工作—家庭平衡计划,对促进各个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固本文探讨工作家庭平衡的结构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国外研究 目前国外对于工作家庭平衡和心理工作环境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1.概念定义 目前国外对工作-家庭平衡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比较经典的概括有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出发,如Marks MacDermid(1996)工作-家庭平衡(work-family balance)是指工作和家庭功能良好个体得到满意的心理状态亦即个体角色冲突的最小化个体能平等地参与工作和家庭角色活动并能获得同样的满足,与Marks等人持相似观点的还有Greenblatt(2002)也认为:平衡是工作与非工作之间可接受的角色冲突Greenhaus(2003)认为工作家庭平衡指的是个体能均衡地参与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并能从中体验到均衡地满意感McMillan(2011)等人:在工作和家庭两个角色交互中表现出独自的喜悦感[]和前不同的是Frone融合了冲突和促进的两个方面认为工作家庭平衡(work-family fit)是一种由于兼顾家庭和工作而导致的相容和冲突并存的生活体验,整合了冲突与促进的视角。工作家庭平衡是一个双重指向的包括冲突和促进的四因素结构:(W→F conflict/facilitation; F→W conflict/facilitation)[]。 与从角色理论角度去分析工作家庭平衡的不同的是,Clark则从边界理论的角度探究认为:人们每天在工作和家庭的边界中徘徊边界的范围继承与分解、创造与管理、边界跨越者的参与都影响跨越者和他人的关系。这些关系直接关系到冲突的感受,当这些冲突感受降最低即为边界平衡。工作家庭平衡就是低水平的冲突和高水平的促进还有一些学者从内部主观的标准去定义平衡,而Ebyetal也认为:个体平等地参与工作和家庭相关的角色活动并从中获得同样的满足。voydanoff(2005)的定义,工作家庭平衡应作为一个整体评估,工作和家庭的资源足以满足工作和家庭的需求,参与在两个领域中都有效[4]。Grzywacz同样表示:工作家庭平衡是一种角色期望的达成且这种达成是通过在工作、家庭领域中与相关的合作者协商和分享来完成的-家庭平衡的测量 国外对于工作-家庭平衡的测量目前有访谈法、量表法和定性研究法。 访谈法:主要是研究者们基于自己对工作家庭平衡的理解,对访谈者进行询问和让被试进行自述,以了解工作家庭生活情况,据此来判断平衡与否。Chandra(2012)在比较东方和西方工作家庭平衡的情况时,选用家庭友好政策作为指标采访了50个跨国公司和50个印度公司的HR人员,结果表明:工作家庭平衡政策和家庭友好政策在西方和东方显著差异,在东方国家里工作家庭平衡更多强调是女性,而家庭友好政策更是像是一纸空文。 定性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