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03日#2炉水冷壁泄露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月03日#2炉水冷壁泄露分析
一、事件发生前运行工况
2018年4月03日,#2炉机组负荷900MW,煤量348t/h,AGC运行方式,主、再热汽压25.4/4.2Mpa,主、再热汽温602℃/599℃,总风量3777t/h,炉膛负压-78Pa,给水流量2461t/h,2A、2B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运行,2A、2B、2C、2D、2E、2F磨煤机运行,四管泄漏装置运行正常。
二、事件经过
21:25分#2炉四管泄漏装置18点、19点、20点、24点报警,热工人员对装置进行检查,确认报警正常,锅炉专业人员对报警点进行区域查找。
05:00分锅炉人员检查至41米处F层燃烧器区域时,发现有异常声音,炉外钢梁上有少量蒸汽,经专业人员确认F层四号角水冷壁泄漏,汇报相关领导,申请停炉。
09:11分机组与系统解列,在捞渣机内发现一个紧凑风燃尽风喷口。
04 月 5日 20:00 对#4 角紧凑燃尽风区域进行检查,发现上层紧凑燃尽风喷口脱落;炉内检查发现脱落燃尽风喷口处水冷套右上角从外向里数第 6 根水冷壁有一爆口,爆口大小为 40*20mm,判断该爆口为原始爆口,泄漏蒸汽将第 8、7、5、4、3 圈水冷壁吹损,第 1、2根水冷壁立管吹损,喷口左侧两个弯头吹损,F 层燃烧器#4 角紧凑燃尽风喷口被吹落,掉入捞渣机冷灰斗。
(上图为紧凑燃尽风喷口右上角爆口位置及水冷壁吹损情况)
(上图为紧凑燃尽风喷口左上角水冷壁吹损情况)
4月7日09:00将爆管区域12根壁厚减薄水冷壁管子进行更换。
并对#1、2、3 角相同位置进行检查,喷口两侧水冷壁管也存在吹损减薄现象(见下图,左边是#1 角,右边是#2角),程度较轻,暂不影响运行,计划5月份 C 级检修期间详细排查;检查冷灰斗区域水冷壁有 7 处被紧凑燃尽风喷口砸伤。4 月 7 日 20:00 #4 角水冷壁换管工作及冷灰斗砸伤水冷壁修补工作全部结束。
4月 8日 05:38 #2 机组并网,机组恢复运行。
三.事件造成的损失及恢复情况
1、机组停运 5 天,少发电量 10825 万 Kwh;
2、更换紧凑燃尽风喷口 1 个,费用 1.08 万元;
3、更换水冷壁管φ38*7.2 材质 12Cr1MoVG,长度 20 米,费用 20m*90元/m=1800 元。
四、原因分析及吸取的教训
1.爆管的直接原因:紧凑燃尽风喷口与水冷套缝隙狭小且为收口设计,导致风速较高,该处水冷壁受二次风吹刷减薄,最终导致管道爆裂泄漏,是此次水冷壁泄漏的直接原因。通过对同类型同期投运的锅炉运行情况调研,国华徐州电厂、新海电厂以及铜陵电厂等在 2014年前后均出现水冷套吹损减薄、爆管的情况。
2.因紧凑燃尽风喷口与水冷套缝隙狭小,检查该区域时仅能查到第 5 根(从外向里数)水冷壁,在 2016 年 9 月份机组 C 修防磨防爆检查时发现第 4、5 根水冷壁管减薄超标(爆管为第 6根水冷壁),对其进行补焊处理。
3. 在以往的检查中,燃烧器区域检查有死角,对吹痕没有引起重视、没有采取防吹损措施。
4.经河南省电科院现场检查分析,#4 角紧凑燃尽风区域进行检查6、7、8 三根管缝隙狭小,无法检查燃烧器喷口发现上层紧凑燃尽风喷口脱落;脱落燃尽风喷口处水冷套右上角从外向里数第 6 根水冷壁有一爆口,爆口大小为 40*20mm,爆口附近管壁有明显烟气磨损减薄现象,爆破边缘较为锋利,爆口处管径未明显胀粗,为烟气磨损减薄导致的爆管,判断该爆口为原始爆口。对泄漏管子进行了材质复核和管径测量,材质合金成分符合12Cr1MoV 要求,管径未见明显胀粗现象。对第 6 根管进行了金相检测,组织为珠光体,组织正常。紧凑燃尽风喷口与水冷套间隙过小且该处水冷壁为收口设计,该处水冷壁易受二次风吹刷。
五、已采取措施及拟采取的防范措施
1.#2 炉#4 角紧凑燃尽风区域爆管及减薄超标水冷壁换管后在该区域焊接抓钉、敷设耐磨浇注料。由于工期及施工条件问题,其余三个角待 2018年 5 月份 C 级检修期间做防磨处理。
2.利用机组停机检修机会,对整个燃烧器区域水冷套进行全面检查,对磨损超标部位进行处理,在重点部位加装耐高温防磨板,但仍无法全面彻底解决水冷套吹损的问题。
3.因燃烧器区域水冷套跳管大量采用了弯曲半径为 40mm 的弯头,该型号弯头冷弯困难,为缩短检修时间,生产技术部考虑从上海锅炉厂购买一批弯头,作为备用。
六、工作上改进计划
通过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技术部沟通交流,我公司水冷套出现的吹损为设计问题,该问题在其他同类型锅炉上多次出现(国华徐州电厂、新海电厂以及铜陵电厂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