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GXAS-桑椹菌核病团体标准.docx

发布:2025-01-01约3.7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65.020.01

CCS

FORMTEXTGXAS

FORMTEXTB16

FORMTEXT团体标准

T/GXAS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

FORMTEXTTechnicalcodeofpratice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mulberryfruitsclerotiniose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2023-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2023-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广西标准化协会??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XXXXXXX—XXXX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XXXX

PAGE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河池市蚕业技术指导站、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来宾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桑椹菌核病防治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桑椹菌核病的调查时间和方法、防治时间、防治技术和防治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桑椹菌核病的防治。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027桑园用药技术规程

DB45/T86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DB45/T1254桑果生产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桑椹菌核病mulberrysclerotiniose

俗称白果病,是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的统称,分别由桑实杯盘菌(Ciboriashiraiana)、白井地杖菌(Mitrulashiraiana)和肉阜状杯盘菌(Ciboriacarunculoides)等3种真菌引起的果椹病害。

菌核sclerotium

桑椹病果的病原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菌丝集结交织形成的坚硬组织,经雨水等冲刷后呈现的黑色颗粒状物。

子囊盘

子囊菌有性繁殖过程中,在菌核上由菌丝生长形成的盘状或杯状的子实体,顶部平行排列子囊和侧丝。

初花期Initialfloweringperiod

桑椹雌花花序的柱头开放≤10%的时期。

盛花期fullfloweringperiod

桑椹雌花花序的柱头开放≥50%的时期。

末花期terminalfloweringperiod

桑椹雌花花序的柱头开放≥80%的时期。

监测时间和方法

子囊盘消长动态监测时间和方法

时间

桂东、桂中、桂南地区1~2月份,桂北、桂西北地区2~3月份。

方法

选择上年发生桑椹菌核病高、中、低三种类型桑园,每类型桑园梅花五点取样,每点调查50cm×50cm(0.25m2)内菌核萌发子囊盘的数量,从菌核开始萌发子囊盘开始,每隔10d调查,记入附录B.1。

田间病情系统监测时间和方法

时间

桂东、桂中、桂南地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桂北、桂西北地区3月上旬至4月中旬。

方法

选择桑椹菌核病发生高、中、低三种类型桑园,每类型桑园梅花五点取样,每点连续选取10株桑树,每株抽取一个枝条,调查枝条的结果数量和病果数量,计算发病率,记入附录B表B.2。

防治时期

桂东、桂中、桂南地区1月上旬到2月中旬(桑椹初花期至盛花期);桂北、桂西北地区1月中旬至3月上旬(桑椹初花期至盛花期)。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

选栽对桑椹菌核病抗性强又适宜当地气候的优质桑树品种。

合理种植

低洼地、通风不良的地块,留养树型应偏高,保持桑园的通风透光。果桑园内不可间作或套种向日葵及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冬季翻耕

桂东、桂中、桂南地区宜在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进行;桂北、桂西北地区宜在12月中旬至1月中旬进行。结合冬季中耕施肥,深翻土层深度15cm~25cm,将表层菌核深埋至土壤下层,阻止菌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