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5.油菜妙棋菌核病抗性鉴定.ppt

发布:2016-07-23约1.29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和初步掌握油菜苗期菌核病抗性鉴定技术方法。 ; 实验室苗期菌丝接种鉴定法方法简单易行,鉴定周期短,不受自然环境影响,适于对大量材料的筛选。 另据初步研究,苗期菌丝接种鉴定表现抗菌材料,在花期仍表现抗病。 在本实验中只学习和掌握苗期菌丝块接种鉴定法。 ;(一)用品 油菜不同品种种子(包括抗病品种如中油821,感病品种如84039的种子)、生长室、平底塑料盘(60×30×4cm)、园土、绿高一号液(北京北农绿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产)、马铃薯、纱布、葡萄糖、琼脂胶、试管、三角瓶、解剖刀、接种环等。 ;(1)土壤准备:取较肥沃的菜园土,清除石块,晒干敲碎,然后装入塑料盘中(需装满)。;(2)油菜播种:保证出苗后能保留生长一致苗30株。每10个品种设对照。;(3)土壤消毒:播种后用2000—3000倍的绿亨一号溶液浇透土壤进行消毒。;(4)播后管理: 播后将塑料盘放于生长室内,在出苗期间,室内温度控制在20℃以下,在出真叶后,控制20—24℃左右,每2天喷水一次。;生 长 室;;(1)PDA培养基的制作: 取马铃薯200g,洗净去皮切碎,加水1000mL,煮沸30min,用纱布过滤,将滤液加水补足到1000mL,加葡萄糖10—20g和琼脂胶17—20g,加热溶化,用纱布过滤。然后依需要,分别装入试管(用作贮藏菌种),或装入培养皿(用作培养菌丝接种菌),然后在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2)菌丝的培养: 取贮存平板菌核病的菌丝,在无菌条件下移下装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上,每皿一小块,放在培养皿中间,在22—25℃下培养3—4天,以菌丝长满,而又没有结核为宜。;(1)接种: 待油菜苗3—5片真叶时,将菌丝平板以无菌解剖刀切成0.5×0.5cm小块,将有菌丝的一面贴于叶片上(注意不要贴在叶脉上),每株接种1片叶,每叶接种1小块。 见下图 ;;(2)管理:接种后在23—26℃温度和85%—95%相对湿度下培养5—7天后即可调查(注意接种后前2天相对湿度应保持95%以上,以确保发病,后3—5天保持85%左右,使接种菌不致于腐烂)。;;;;;; 在试验中当感病品种的发病率超过40%以上方为有效鉴定。 一般将病害等级分为5个等级,即: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接种叶面积10%以下。 2级:病斑面积占接种叶面积10—30%。 3级:病斑面积占接种叶面积30—50%。 4级:病斑面积占接种叶面积50%以上。;(1)计算发病率;(2)计算病情指数;(3)计算相对抗性指数(RRI);(4)抗性分级标准: ; 1、供试苗的种植、菌丝的培养和接种后管理中应如何掌握好温湿度条件? 2、供试品种抗性属于哪个等级? 3、你认为这种接种鉴定方法有何优缺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