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风的针灸治疗.ppt

发布:2024-11-18约1.3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风的针灸取穴一、中风的概述

1.西医脑卒中

出血性、缺血性

2.中医分类

中经络、中脏腑二、中风的用穴规律0102030405足三阳:足少阳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三阴: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太阳经手三阳: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手三阴: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阴经任脉、督脉经络概述局部取穴01循经取穴02对症取穴03特定穴位04用穴规律三、中风的常用穴位1下肢: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丰隆、血海、三阴交、太冲、太溪32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内关头部:百会、太阳、风池、人中、颊车、地仓、下关、迎香中风的常用穴位位置: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交点处。

作用:头痛,眩晕。健忘,耳鸣鼻塞。百会位置:在颞部,眉梢与目外肌之中点,外开1寸凹陷处。

作用:偏头痛,目赤,牙痛。01太阳02位置:在枕骨之下,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

作用:头痛眩晕,颈项强痛,感冒中风。风池位置: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

作用: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④闪挫腰痛。人中1201位置: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作用:牙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下颌关节炎。02颊车位置:目正视瞳孔直下口角水平交界处

作用:眼睑瞤动,口角歪斜,流涎01地仓02位置: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0.5寸,鼻唇沟中。

作用:鼻塞,鼻炎,口眼歪斜。01迎香02位置:在面部耳前方,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开口即闭。

作用:口感齿痛,耳聋,牙关开合不利。下关位置: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平举肩部前方的凹陷

作用: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瘾疹01肩髃02位置: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作用: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头痛,眩晕,癫狂;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瘰疬;瘾疹;月经不调,腹痛吐泻曲池12位置:位于前臂背面挠侧,曲池下2寸。

作用:手臂麻疼,屈伸不利,腹胀。手三里12位置:尺骨与挠骨之间,腕背横纹上2寸。

作用:五官疾病,手臂屈伸不利,手颤。外关0102位置: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作用:五官疾病,手臂屈伸不利,手颤。晕车内关位置: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作用:用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衄,耳聋,痄腮,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热病,无汗,多汗;经闭,滞产,腹痛,便秘;上肢疼痛,不遂合谷位置: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

作用: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股外侧皮神经痛、腰病及脚气的治疗和保健风市位置: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作用: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阳陵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