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 概 述;性质复杂:
化学纯度低——三多:同系物多
异构体多
降解物多
活性组份易变异
稳定性差;1、抗生素类药物一般检查项目:
①鉴别试验: 用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以及生物学法来确认是哪种抗生素
②毒性试验: 控制药品中的毒性物质
③无菌试验: 检查药品中有无杂菌污染
④热源试验: 控制药品中的致热物质
⑤水分测定: 控制水分含量
⑥溶液澄明度检查: 检查不溶性物质
⑦?溶液pH试验: 测定pH
⑧降压试验: 检查有降压作用的杂质
⑨?效价测定: 有效成分测定; ;(1)??生物学测定法
以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能力或杀菌能力作为衡量效价标准。
优点:
①原理恰好与临床要求一致,更能够确定抗生素效价。
②灵敏度高,需要样品量较小
③?既适用较纯精制品,也适用于纯度较差的产品
④?已知或新发现抗生素都能应用
⑤ 同一类型的抗生素,不需要分离,可一次测定它们
的总效价。
缺点:①?? 操作步骤多,测定时间较长
②?? 误差较大;(2)??物理化学测定法
根据抗生素化学结构利用其特有的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及反应进行。
优点:①?操作简单、省时、方法准确
②?具有较高的专属性
缺点:对于结构相似的抗生素,测定结果往往只能代表总的含量,并不一定能代表某一抗生素的生物效价,只有当用物理化学法测定结果与用生物学法测定效价相一致时,才能用于效价测定。;3、本章内容
* ?-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四环素类;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1、化学结构
①?? 青霉素类结构;(青霉素G、苄青霉素);;;②? 头孢菌素类结构
;;;;2、性质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结构共同特点:
具有?-内酰胺环。
①??酸性
*有羧基,具有酸性
*pKa值在2.5-2.8之间
*与碱成盐
如:青霉素G钠、青霉素G钾等;②? 旋光性
有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③?紫外吸收
*青霉素类母核没有共轭系统,没有紫外吸收
*但青霉素类药物在弱酸性下水解,可以产生具有共轭双键的青霉烯酸,在紫外光区??吸收。
*侧链中有苯环等取代基的药物,在紫外光区也有吸收。像苄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分子中有共轭体系(O=C-N-C=C),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第二十页,共八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④ ?-内酰胺环的不稳定性
干燥、纯净青霉素类抗生素稳定,其水溶液
很不稳定,不稳定的部分是?-内酰胺环。
?-内酰胺环在酸、碱、青霉素酶、某些金
属离子的作用下,可使?-内酰胺环开环或发生
分子重排,而失去抗菌作用。;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鉴别试验;2、茚三酮反应;3、双缩脲反应(β-内酰胺类);4、与变色酸-硫酸反应
(活泼“-CH2-”);5、与重氮苯磺酸反应(酚羟基);6、UV法;7、IR法(chp2010版)
该类抗生素共有的特征峰:
?-内酰胺环羰基(1750~1800 cm-1 );
仲酰胺的氨基、羰基(3300cm-1,1525 cm-1,1680 cm-1);
羧酸离子(1600 cm-1、1410 cm-1);
取代苯(760 ~850 cm-1);第三十页,共八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8、色谱法
(1)TLC法
(2)HPLC法(chp2010版);1、碘量法
① 原理: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分子不消耗碘,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酸可与碘作用,根据消耗的碘量可以计算青霉素的含量。;②方法:
以“青霉素钠”为例;(2)空白试验:;2、HPLC法(chp2010);头孢呋辛酯;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2、性质:
(1)三个碱性中心:
2个强碱性胍基(PKa=11.5)
1个甲胺基(PKa=7.7)
可与矿酸或有机酸成盐(硫酸盐)
(2)链霉素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变为链
霉胍和链霉双糖胺;(二)庆大霉素
1、结构;2、性质:
(1)五个碱性中心
可与矿酸或有机酸成盐
(2)无UV吸收,(因为无共轭系统);二、鉴别试验
(一) 共同反应
1、茚三酮反应
氨基糖苷结构,具羟基胺类和α-氨基酸的性质,可与茚三酮缩合成蓝紫色缩合物。;2、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 (Elson-Morgan反应)
水解产物N-甲基葡萄糖胺特有反应。;3、Molisch试验
该类药物酸水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