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基础知识教学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诗词格律知识 古体诗:诗经、古诗十九首、辞赋、汉魏乐府,用韵自由,不受格律限制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 体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格律诗在格律上有哪些要求?(四点要求) 平仄 平仄的特点: 平声字——平和 轻柔 悠扬 浮声 仄声字——突兀 重负 沉抑 切响 平仄规律 句末一字是韵脚,平仄不能改变。 每两个字构成一个节拍,节拍重点在后,所以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一般是不能改变的。 在节奏的非重点音节上,如果难以找到合乎平仄的字,平仄可以变通。能够变通的一般只在句子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五言诗句只在一、三)的位置上。 所以,写格律诗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律诗、绝句的平仄,关键在于二四六字(五言二四字)的安排。 ) 对于五言来说,则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五言第五句,七言第七字,自然是要求分明的。 这口诀只适用于通常格式。 注意: 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反,即相对;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相同,即相粘。 每句后三个字不可三仄或三平。 避免三平调和孤平。 每句里面要有两个平声字相连,这样就不会出现孤平。 拗救 平仄句式 平仄句式有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 ,共四种。以五言为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 注:平起仄收、仄起仄收一般不需押韵。 五言诗仄起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 鹳 鹊 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注:“欲”字是仄声字, 此处可平可仄) 春日偶成 周恩来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押韵 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比较常用的是【平水韵】。 押韵规则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 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 。 偶句押韵。 只押平声韵。 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平水韵 : 共106个韵部: 上平声15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 下平声15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 上声29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 去声30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 入声17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律诗的偶数句必须押韵,而且一般是平声。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字限用仄声字。用韵的字不能重复.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对仗 对仗要求词性、意义、结构方面对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意义上也要求是同类词,结构也对称。 平仄相对。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仗的位置在哪里? 绝句不要求用对仗。用对仗当然也可以,但不是必须的。 五律和七律,都要用对仗。对仗的位置,正例是在中间两联即领联和颈联。一般的律诗,都是这样。初学写诗的,应坚持这种形式。但也需要知道,还有一些例外。 在一首诗中,两联对仗是基本的,多则不限。 有的诗,有三联对仗,也有的四联全用对仗,这都是允许的。如:杜甫的登高四联全对仗. 四联都用对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