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帐册管理下的保税加工货物报关程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帐册管理下的保税加工货物报关程序 王明华 11-3 (一)电子账册管理简介 1.含义 电子帐册管理是海关以加工贸易企业的整体加工贸易业务为单位对保税加工货物实施监管的一种模式。海关为联网企业建立电子底账,联网企业只设立一个电子帐册。根据联网企业生产情况和海关的监管需要确定核销周期,并按照该核销周期对企业进行核销。 电子帐册模式的使用对象:加工贸易进口较为频繁、规模较大、原料和产品较为复杂、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较完善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 电子账册模式联网监管的基本管理原则:“一次审批、分段备案、滚动核销、控制周转、联网核查”。 (一)电子账册管理简介 2.特点 ⑴对经营资格、经营范围、加工生产能力一次性审批。不再对加工贸易合同进行逐票审批; ⑵采取分段备案,先备案进口料件,在生产成品出口前再备案产品以及申报实际的单耗情况; ⑶建立以企业为单元的电子账册,实行滚动核销制度,取代以合同为单元的纸质手册; ⑷对进出口保税货物的总价值按照企业生产能力进行周转量控制,取消对进出口保税货物备案数量控制; (一)电子账册管理简介 2.特点 ⑸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商务部门和海关申请办理审批、备案及变更等手续; ⑹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 ⑺纳入电子帐册的加工贸易货物全额保税; ⑻凭电子身份认证卡实现全国口岸的通关; (一)电子账册管理简介 3.电子帐册的建立 (1)联网监管的申请和审批 申请电子帐册管理模式的加工贸易企业,先由商务主管部门对其经营范围依法进行审批,同意后,加工贸易企业向所在地直属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有关单证。 经审核符合联网监管条件的,主管海关制发“海关实施加工贸易联网监管通知书”。 3.电子帐册的建立 3.电子帐册的建立 (3)建立商品归并关系和电子账册 3.电子帐册的建立 (二)报关程序 1.备案 (二)报关程序 1.备案 海关根据企业的加工能力设定电子账册最大周转金额,并对部分高风险或需要重点监管的料件设定最大周转数量。电子帐册几口料件加上剩余料件的金额、数量,不得超过最大周转金额和数量。 每一个企业一般只能申请建立一份“便捷通关电子帐册”,但是如果企业设有无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的分厂,料件、成品单独管理的,经海关批准,可令建立电子帐册。 企业需要在异地口岸办理进出口报关或异地深加工结转报关手续的,可以向海关申请办理“便捷通关电子帐册”异地报关备案。 (二)报关程序 备案变更 ⑴“经营范围电子帐册”变更 企业的经营范围、加工能力发生变更时,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后,通过网络向海关办理申请变更,海关予以审核通过并收取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联网监管企业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变更证明”等书面材料。 ⑵“便捷通关电子帐册”变更 “便捷通关电子帐册”的最大周转金额、核销期限等需要变更时,企业应向海关提交申请,海关批准后直接变更。基本情况表内容、料件成品发生变化的,只要未超出经营范围和加工能力,不必报商务主管部门审批,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海关申请变更。 (二)报关程序 2.进出口报关 (1)进出境货物报关 (二)报关程序 (2)深加工结转报关 与纸质手册管理下的深加工结转一样 (3)其他保税加工货物报关 经主管海关批准,可按月度集中办理内销征税手续。每个核销周期结束前,必须办结本期所有的内销征税手续。 (二)报关程序 3.报核和核销 海关对电子账册实行滚动核销形式,一般规定180天为一个报核周期。首次报核期限,从电子账册设立之日起180天后的30天内;以后报核期限,从上次报核之日起l80天后的30天内。 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报核手续,确有正当理由不能按期报核的,经主管海关批准可以延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60天。 ⑴企业报核 ⑵海关核销 海关核销的目的是掌握企业在某个时段所进口的各项保税加工料件的使用、流转、损耗的情况,确认是否符合以下的平衡关系: 进口保税料件(含深加工结转进口)=出口成品折料(含深加工结转出口)+内销料件+内销成品折料+剩余料件+损耗-退运成品折料 保税进口料件:加工贸易企业在进行加工贸易经营活动时,从国外进口的免交关税增值税的料件。该料件受国家海关监管,须按规定生产成成品后复出口,同时进行报核。如因合理原因不能按计划复出口,而需内销的,需要在当地主管海关进行补税手续,方可内销。 出口成品折料:是指已经出口完毕的产成品按照公司里的生产物料耗用表(通常称作BOM表)计算此产成品用了哪些物料,每种物料耗用多少数量,有多少损耗率。实际就是折算料件耗用量。 ⑵海关核销 海关除了对书面数据进行核算,确定是否平衡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盘库。根据结果进行如下处理: ?报核数据与海关底账数据及盘点数据相符的,海关通过正式审核,将本期的结余数作为下一期期初数; ?企业实际库存多于电子底账核算结果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