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序列信号发生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序列信号发生器
目 录
一 题目要求与方案论证 1
1.1序列信号发生器 1
1.1.1题目要求 1
1.1.2 方案论证 1
1.2波形发生器与计数器 2
1.2.1题目要求 2
1.2.2方案论证 2
二 电子线路设计与实现 5
2.1序列信号发生器 5
2.2波形发生器与计数器电路设计 5
三 结果与分析 7
3.1 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实现 7
3.2波形发生器与计数器的实现 9
四 总结与体会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3
一 题目要求与方案论证
1.1序列信号发生器
1.1.1题目要求
用已经掌握的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在Multisim10的运行环境下设计并仿真一个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实验,要求实现的功能如下:
输入时钟脉冲
逻辑指示灯
数码管显示 0 0 0 1 1 1 2 1 2 3 0 3 4 1 4 5 0 5 6 0 6 7 1 7 8 0 0 1.1.2 方案论证
序列信号发生器是能够循环产生一组或多组序列信号的时序电路,它可以用以为寄存器或计数器构成。序列信号的种类很多,按照序列循环长度M和触发器数目n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三种:
最大循环长度序列码,M=2n。
最大线性序列码(m序列码),M=2n-1。
任意循环长度序列码,M<2n。
通常在许多情况下,要求按照给定的序列信号来设计序列信号发生器。序列信号发生器一般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反馈移位型,另一种是计数型。
反馈移位型序列码发生器它由移位寄存器和组合反馈网络组成,从移存器的某一输出端可以得到周期性的序列码。其设计按以下步骤进行:根据给定序列信号的循环长度M,确定移存器位数n,2n-1<M≤2n确定移位寄存器的M个独立状将给定的序列码按照移位规律n位一组,划分位M个状态。若M个状态中出现重复现象,则应增加移存器位
根据M个不同状态列出移存气的状态表和反馈函数表,求出反馈函数F的表式。
检查自启动性能
画逻辑图。计数型序列码发生器它由计数器和组合输出网络两部分组成,序列码从组合输出网络输出。设计过程分两步:根据序列码的长度M设计模M计数器,状态可以自定;按计数器的状态转移关系和序列码的要求设计组合输出网络。由于计数器的状态设置和输出序列的更改比较方便,而且还能同时产生多组序列码。
m序列码也称伪随机序列码,其主要特点是:每个周期中,“1”码出现2n-1次,“0”码出现2n-1次,即0、1出现概率几乎相等。
序列中连1的数目是n,连0的数目是n-1。
分布无规律,具有与白噪声相似的伪随机特性。 电路的根本任务计数器芯片的根本任务—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的电路设计方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原理分析
采用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的电路设计方法
在三角波电压为固定频率或频率变化范围很小的情况下,要以考虑采用低通滤波的方法将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
(1)此电路综合运用运放系列模块和差动放大模块。按图连接电路,首先调试方波—三角波。
(2)将Rp3滑动变阻器与C4 断开,由于比较器U1 与积分器U2组成正反馈闭环电路,同时输出方波与三角波,这两个单元电路可以同时调试。先使Rp1=10KΩ,Rp2取2.5 KΩ--70 KΩ内的任意阻值,否则电路可能会不起振。只要电路接线正确,UO1输出方波,UO2输出三角波,调节Rp2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记录数据。再将电容换成C2,调试记录数据。
(3)调节正弦波:将Rp3与C4连接,调节Rp3时三角波的输出幅度适当,此时UO3的输出波形应接近正弦波,调整Rp4、Rw可改善正弦波波形。
(4)频率范围:函数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一般分为若干波段,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为:1—10HZ,10--100 HZ,100 HZ –1kHZ,1--10 kHZ,10—100 kHZ,100 kHZ –1MHZ等六个波段,测试并记录本实验的频率范围。
三十秒倒计时电路
系统整体框图:
用74LS169,二进制四位加/减同步计数器和74LS48N,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图4 74LS48管脚排列
数码管:
LED显示器有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结构,只介绍共阴极结构。LED显示器是由发光二极管作为为显示字段的数码显示器件,图为一位LE显示器的外形和引脚图,其中七只发光二极管(a~g七段)构成字型“8”,另外还有一只发光二极管dp作为小数点。各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在一起,将此公共点接地,某一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高电平时,该段发光。例如,使b、c、f、g这4段发光二极管通电,则显示字符“4”。?L?到输出端,采用反馈清零的方法,使计数到截止,从而实现0~23的计数。
为了实现可逆计数,且在加计数时减计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