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PM自主保全管理详细步骤.pdf

发布:2020-10-02约4.3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PM 活动中的初期清扫简单的来说就是 TPM 管理要与6S 管理结合一起行动,初期清扫自设备管理活动一开始就要着 手进行。然而这种完美的组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 要经过长久的潜移默化,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才能算是完 成。那么初期清扫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做? 初期清扫的目的 防止设备劣化所谓设备劣化,是指劣设备的品质下降、 性能降低等。防止设备劣化的途径有以下两条:正确的操作。 设备操作者要按照标准流程操作设备。在引进新设备、新工 艺时,管理者要对设备操作者进行OJT 培训,促进员工技能 的提升,保证员工始终按标准操作设备。日常点检。“日常” 是指在生产过程每时每刻的全过程。“点”是指设备在运作 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企业要重点检查这些部位,其 他部位不必每天进行检查。例如,车床的车身、机头并不需 要每天检查,但对于它的变速箱、卡盘、进刀、顶尖等容易 出故障的部位要经常检查。“检”是指检查的方法和频率, 方法有观察、触摸、运用工具之分,频率也有每小时一次、 每个班次一次、每周一次之别,要视设备部位可能出现故障 的周期而定。综上所述,日常点检就是在设备生产的全过程 中,对于可能发生故障或者损坏的部位进行检查,以防止设 备劣化。 实现设备的最佳状态 初期清扫的第二个目标是实现设备的最佳状态,需要做 好以下两项工作:劣化的复原。在设备开始劣化时,要对其 进行复原工作。基本条件整备。在设备的基本条件不达标时, 管理者要通过初期清扫活动进行改善,使其重新达标,保持 正常、完好,实现最佳状态。 改革人的意识 初期清扫的第三个目标是改革人的意识。企业领导的意 识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思想和路线。只有领导树立正确的观 念,才能带领员工进行正常的工作。 那么是如何达成这些目的的,简单的来说是如何开展活 动呢? 首先,谈一下如何分组。一般来讲,小组成员在8~12人 为宜,这样可以避免“吃大锅饭”的情况发生。小组区域一 般视操作或设备房间而定。设备多的房间,可以一个房间内 分成几个区域;反之,设备少的房间可以是两个以上的房间 作为一个区域。原则上一般一个人负责一台设备,当然也要 视实际情况,如果是大型设备,那么可以几个人一起担当。 分好组、划分好区域后,就要开始去清扫了。在实施清 扫前,必须有一个会议,由组长主持。会议的内容包括清扫 前的安全教育、必要工具和备件的准备、清扫分工、清扫时 间的记录表和清除垃圾量的记录表、问题点记录表准备、红 白牌的准备等,那么,现在我们开始去清扫吧。 其次,在清扫过程中,绝不能只是停留在设备的外部, 一定要把整个设备、环境里里外外做一个彻底的清扫,把累 积多年的垃圾彻底清除。只有通过这样的清扫,才能发现设 备存在的问题,比如:螺丝松了、漏油、发霉、生锈、漏气、 遗漏的加油点、裂纹……等等,并把所有的问题点都记录下 来。此外由于设备及环境的不同,可能有的人清扫工作量小, 有的可能偏大,这就需要体现相互协助的精神,由组长进行 适当的调度,做到一起开始,一起结束。 以上可以说是小组的首次集体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小 组区域的问题大部分都找出来了,而且通过小组讨论后也基 本都有了解决的方法,接下来的活动就是按计划去解决。由 于问题不同,解决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所以今后的活动方式 可以是个体、也可以再组织多次集体活动,目的是尽可能地 把这些问题都解决。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有些问题会重 复的发生,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购买备件后 更换才能解决的,所以我们一般把问题的解决率设定在 ≥85%(白牌在90%以上,红牌在80%以上)。所以对反复发生、 解决困难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单独进行汇总,作为遗留问题放 到第二步骤去解决。 第一步我们虽然通过了,但是又重重复复的发生同一种 问题呢?现场管理想要保持理想的是不是很困难?回到第一 步遗留下来的问题,反复审视一些重复发生的问题,追根究 底,找出根本原因,做到这一点需要在第一步清扫的时候, 把问题归类。只有彻彻底底解决了问题才能保持这一阶段的 成果。 同样,在开展二步骤活动前,我们首先要理解该步骤的 活动目的,也有两个方面: 1、彻底解决发生源与困难点的问题,从而降低清扫、 点检、加油的时间,轻松维持步骤活动成果; 2、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简单的复原转变到创 造性的改善活动,让员工收获改善的乐趣。 具体的活动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先将目前的这些问题进行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