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历史与文化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温州历史文化;;;一、瓯越文化史概述;;1.东晋时永嘉建郡
公元323年(晋明帝太宁元年)立永嘉郡。
郭璞“为郡卜城”。
白鹿传说
东晋时期与温州相关士人有:王羲之、郭璞、孙绰、谢灵运、颜延之、裴松之、范述曾、陶宏景、丘迟、檀道鸾、王筠等。;;3.宋元时期温州文化繁荣
宋代温州繁荣
宋室南迁和高宗抵温
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发达和商业繁荣
学校和科举繁盛
名流辈出
永嘉学派
永嘉四灵
爱国诗人林景熙
温州杂剧(南戏)
画家王振鹏和黄公望;(三)瓯越文化寂静与转折;二、温州模式与温州精神;岁时习俗;温州童谣《十二月令》;◆二月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温州人习惯叫鸢。农历二月,风和日丽,正是孩子们野外放风筝好时光。
◆三月麦秆作吹箫
农历三月,正是农家麦子收成时节。孩子们凭着自己灵巧小手,将晒在路旁麦秆芯折成一段,放在嘴里当箫吹,竟然能吹出悠扬声音来。
◆四月四做做戏
农家最闲是四月。所以在这个时节,剧团都纷纷下乡演出。孩子们也最喜欢跟随大人去看戏,凑热闹。
◆六月六洗垢蹉
意谓在这一天是人们洗头、洗浴最好时光。又因为农历六月份日照时间最长,老百姓纷纷把去年底过冬棉被拿出来晒太阳,预防发霉。;◆九月九登高送娘舅
九月九是重阳节,是象征老人幸福、长寿、安康节日。过去每当重阳节,孩子们有送“登高”敬献娘舅习俗。“登高”似“九层糕”,是用糯米粉制成糕点。
◆十月末水冰骨
农历十月底,手伸到水里已经有刺骨感觉了。这段时间多为阴天,感觉冷飕飕,一年中最冷时节开始了。
◆十二月糖糕印状元
农历十二月,温州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糖糕过新年。一些人家还专门做了印着当官做状元图案糖糕,赠予给亲戚邻里,互讨吉祥。
;过年习俗;过年习俗;过年习俗;活动:新年鼓、舞龙、跑马灯等等,再如在泽雅周岙花灯等。;拦街福;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集各??文娱活动之大成、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陈花卉,称作“花祭”、店铺以减价招徕用户,各方游客云集。;“竹枝词”里民俗:观赏几首描述温州拦街福“竹枝词”,分别用两个字依次概括每首诗主题。;【话春节】伴随时代发展,生活水平提升,温州人过年习俗悄悄发生了改变,有人选择发短信表示新年祝福,也有选择外出旅游欢度春节……不过,打“开门炮”辞旧迎新,带上礼品走亲访友,舞龙灯、闹元宵等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不变。你知道温州人为何要保留这些传统习俗吗?谈谈你看法。;清明祭祖;清明祭祖;《温州竹枝词》:“江城烟柳趋新晴,结伴嬉春著(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屐(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行。何用游山双不借(不借,草鞋也),棕鞋也似笋鞋轻。”
从这首竹枝词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清明祭祖;;;;谢灵运在温州所作山水诗(部分);谢灵运在温州所作山水诗(部分);;文人墨客诗;;;;孟浩然:
《永嘉上浦馆
逢张八子容》;伯牙鼓琴图,王振鹏,绢本,墨笔,纵31.4厘米,横9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永嘉四灵;徐照《舟上》
小船停浆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
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
徐玑《新凉》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翁卷《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温州杂剧(南戏);永嘉学派;北宋杨蟠《咏温州》;;瓯绣作品;刘基;刘基故里:位于今文成县南田镇,刘基上五代均住此。;张璁;瓯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