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厚大断面球墨铸铁熔炼要素控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
生产厚大断面球墨铸铁熔炼要素控制
王会群
(邢台机械轧辊(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邢台054025)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超厚大断面球墨铸铁件的应用日益广泛,
尤其在轧辊、机床等行业中,提高产品质量势在必行。厚大断面一般是壁厚大于100—200毫米,
重量大于10—20吨,特殊的壁厚大于500毫米,重量大于100吨。铸件的铁水量多、热容量大、
冷却速度极其缓慢,凝固时间漫长,短则几个小时,长则达几十个小时,容易出现石墨畸变,形成
蠕虫状、碎块状(枝晶)石墨,即组织的“三明治”现象,在铸造界称为“灰斑”或“黑斑”宏观
缺陷is],对熔炼过程、铁水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钢铁材料的选择
钢铁材料主要有生铁、废钢,生铁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气体、石墨、夹杂物等,废钢的气
体、合金元素等,直接进入铸造铁水,表现出较强的“遗传性”,所以生铁、废钢是最敏感的原
材料。
1.1 生铁的选择
本溪生铁质量极佳,磷、硫、杂质含量极少,在铸造界有“人参铁”的美誉,是铸造厚大断面
球墨铸铁的最佳生铁,但是资源少、价格高、运输费用高,增加了铸造成本…。其它地方的生铁质
量参差不齐,有的硫、磷高,有的锰、铬、钒高,有的气体含量高,大多数钛较高。铬、钒、钛,
阻碍石墨化、石墨球化;氧气会附着在石墨晶体的棱面上,降低棱面的界面能,不利于石墨的球
化。
(1)生铁的主要元素选择原则
主要元素应符合: “一高三低一少”的原则,一高即碳高,有利于石墨化,有利于增加废钢配
料量,有利于提高机械性能;三低即锰、磷、硫低,有利于提高机械性能;一少即硅少,有利于球
墨铸铁回炉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控制原则见表1。
表1 生铁主要元素控制原则
生产厚大断面球墨铸铁熔炼要素控制
其中钛是主要的干扰元素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一般占总量的71。87%151,因此钛含量必须小于
0.07%,并确保总量小于0.10%。
(3)稳定渗碳体元素的控制原则:
∑Cs=∑Nn+15Cr+20V+30B+10S+7No+3Sn+1.5P2.0【31
其中铁素体球墨铸铁控制在小于O.8,珠光体球墨铸铁小于1.0。
1.2 废钢
(1)气体
废钢带入的主要气体是氮气,另外还有氧气和氢气,其中氮气提高稳定碳化物,降低球墨铸铁
的屈服强度和韧性。气体危害严重,含量越少越好。部分钢中含气量见表3r41,废钢中的气体含量
的控制原则见表4。
表3 钢中含气量
(2)合金元素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废钢中合金钢的比重越来越大,废钢中合金元素越来越高,主要是铬、
钛、钒等有害元素,因此废钢的合金元素越少越好,应选择高级优质碳素钢、低硅钢。
2 熔炼过程的控制
铁水熔炼过程是生产的基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铸造反射炉、冲天炉逐渐被环保、经
济、实用的工(中)频感应电炉取代,为改进熔炼工艺创造了条件。
2.1 炉外脱硫、脱气净化铁水
(1)脱硫
采用高效、环保的复合脱硫剂,控制合适的温度、合理的加入量、正确的出炉方式,进行炉外
脱硫,脱硫效率65~80%,使铁水含硫量降低到0.010%以下。
(2)去气
生产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工业纯碱脱硫、降硅、去气,选择合适温度,使铁水中氧气、氮气、
氢气的含量分别降低到15PPm、20PPm、2PPm以下。
2.2 高温熔炼提高铁水质量
(1)高温熔炼的温度选择
文献[5]指出:在1455%以下并且保温30分钟的情况下,改变温度对石墨形态的影响不大;当
温度超过1455。C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石墨形态的变化呈现如下规律:粗片状石
表明,铁水温度不超过1538%,保温时间不超过20分钟,铸件的相对强度RG、相对硬度RH和质
量指标GZ均无变化;当铁水温度超过1538℃,保温时间大于20分钟后,相对强度RG降低,质量
一231—
2006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
指标Gz下降,所以铁水的临界温度为1538。C,临界保温时间为20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