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医谈五脏 .pdf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中医谈五脏
1人体的“君主之官”——心《黄帝内经》把人的身体比成了一
个国家,其中有国王和各个部门的大臣,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如果
大家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好,彼此之间和谐、有序,那么这个国家就能
够抵御外邪的侵略,人也就健康长寿了。五脏中,心的地位是最高的。
中医理论认为,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人身上的最高统帅,也
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心者,君主之官”。君主是一个国家的最
高统治者,是全体国民的主宰。把心称为君主,就是肯定了心在五脏
六腑中的重要性。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清人绘《人体脏腑图》心的一大功能是主管血
脉。《黄帝内经》言“心主身之血脉”,指出心脏与全身血脉的联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明确了人的血脉都是由心来主导的。从解剖学上也可以看到,心就像
一个泵,把血送到全身各个地方。《黄帝内经》还指出,血液在脉管
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就是说血液在经脉中呈循环式地运
行,内及于脏腑,外布于肌肉,是一种无休止的运行。《黄帝内经》
将血液循环的几个主要环节都讲得很明确。西方医学体系中,2世纪罗
马医学只认识到血液像潮水,并不知道循环;13世纪阿拉伯医学开始
认识到血液小循环;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William
Havey,1578-1657)才提出了血液循环学说。而《黄帝内经》对动脉、
静脉亦有一定的认识,提到了血有“血出而射者”(喷射的动脉血)、
“血出黑而浊者”(色深的静脉血)之分。心的另一大功能是“心主
神明”,指的是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及这些活动所反映的聪明智慧,
都是由心所主持的。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健旺,神志清楚;
反之,则神志异常,出现惊悸、健忘、失眠、癫狂等,也可引起其他
脏腑的功能紊乱。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都认为,人的思维、智慧、
精神活动等都是心的功能的反映,所以有“心想事成”、“心灵手巧”
等说法。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夸奖林黛玉聪慧用了一句很有趣
的话:“心较比干多一窍。”这是个什么典故呢?原来比干是商朝人,
曾辅佐其弟帝乙治疗殷商,后又辅佐帝乙的儿子纣王,是朝中的首席
大臣。相传比干“心有七窍”,古人认为心窍多而通达,人就聪明。
所以圣人聪慧过人是因为心窍多于常人,心思缜密。而人如果“迷了
心窍”,就会神志不清,疯疯癫癫。“心主神明”是中医学的重要基
础理论,为历代多数医家所遵从,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怎
样理解神明呢?打个比方,我们的身体就像一辆汽车,零件齐备,功能
众多。但如果没有司机,再好的车还是不能跑。神明就好像是驾驶员。
但同时中医理论也没有忽视脑的作用,《黄帝内经》说:“脑为髓
海”,“头者,精明之府”,张仲景《伤寒论》中也说:“头者,身
之元首,人神所注”;后代医学著作中也都肯定了脑与精神意识的重
要关系。另外,心主神明的含义还说明,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宰,
统帅各个脏器,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活动,以维
持人的生命活动,如果心发生病变,则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也会出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紊乱而产生各种疾病。因此,以君主之官比喻心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2人体的“相傅之官”——肺《黄帝内经》给
肺封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