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上册《运动与位置》说课稿(含反思).pdf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与位置》
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
的运动》的《运动与位置》。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
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课为中年级物质科学领域的第一节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课主
要让学生了解运动,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发生运动。为此本课教材中的
教学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用小诗和图片引入了解学生对判
断物体运动的前概念;第二通过寻找运动物体的共同点来寻找判断物
体运动的依据是物体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第三运动物体的位置,通过
学习学会准确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第四通过对判断物体运动的
依据加深理解来思考到底有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将学生的思路向前
推进。
二、学情分析
对于运动与静止,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相关的生活积累,
但也仅仅局限于能够看出位移的判断其为运动状态,对于相对固定的
房屋、树木、大地判断其为静止状态。而这些前概念与本课所介绍的
运动与静止存在一定的冲突,我们刚好可以借由这种认知上的冲突,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了解运动与静止的含义。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三、说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运动。
2、懂得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
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3、知道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
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4、学会判断我们身边的物体是否在运动,学会描述运动的物体
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5、意识到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懂得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
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并学会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
教学难点
学会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并学会描述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
刻的位置。
五、说教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
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
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
步使学生学会掌握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其中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
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
最后归纳总结。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
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
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
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
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理
论性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