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学科试题(含答案).pdf
厦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3月月考
历史试题
命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审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
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在虎门收缴鸦片时作出论断:“即其(英国)船坚炮利,亦只能取胜于外洋,而
不能施技于内港。······即除却鸦片一项,专做正经买卖,彼亦断不肯舍此马头。”据此可知,
林则徐
A.错误判断了战争形势B.高度肯定了清军实力
C.客观分析了战争诱因D.积极践行了商战理念
2.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寻求制夷之策到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理论的提出,实际是“传统经世之学在
近代的延伸”。下列对“延伸”之说理解正确的是
A.显示了地主阶级抵御外侮的决心B.体现了先进国人夷夏观念的转变
C.唤起了人们重新审视世界的热情D.表达了维护传统秩序体制的目的
3.1842年上海开埠,在清政府默许下,各国向上海地主进行租赁活动,租界区人口不过千人。19世纪五
六十年代,上海的地价飘升,租界人口易增至54.4万人,但整个上海本地人口却无太大变化。导致这
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租界政策的开放B.时局动荡的推动
C.洋务运动的扩展D.工业崛起的吸引
4.太平天国的印玺与公告、书籍等,常采用自唐宋以来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其中最有名的是将太平天国
的“国”写成“国”(“口”内一“王”)这一做法
A.是君主专制思想的集中体现B.扩大了太平天国的群众基础
C.利用历史传统维护自身发展D.彰显了天国和清帝国的决裂
5.有研究认为,19世纪60年代以来,洋务派活跃在晚清政治舞台的几十年间,一直以“中体西用”为号
召,其口号在形式上几无变化,只是强调的重点却从“西用”逐渐偏向“中体”。据此可知洋务派
A.论争对象发生改变B.救亡思路僵化死板
C.改革目的悄然变化D.检讨甲午战败教训
6.下表是1885年清政府设立的电报线一览表,据此可知,这些电报线的设立
年份电报线名称经过主要城市经费(两)主办人
1885沈阳边门线沈阳一凤凰城一边门40000李鸿章
1885四川云南线汉口-泸州-成都-蒙自300000李鸿章、不毓英
1885奉天珲春线奉天-吉林-珲春130000单元、李鸿章
A.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服务于爱国救亡运动的需求
C.有利于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