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 专题六 动力学问题的模型建构.pptx

发布:2025-03-21约1.78万字共8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运动和力的关系

专题六动力学问题的模型建构

目题录型1斜面模型

题型2传送带模型

Contents01

题型3滑块—滑板模型

Loremipsum

dolorsit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elit.

练习帮练透好题精准分层

核心考点五年考情

2022:北京T5,山东T16;

斜面模型

2021:全国甲T14,浙江1月T6

2021:辽宁T13;

传送带模型2020:海南T17;

2019:浙江4月T20

2021:全国乙T21;

滑块—滑板模型

2019:全国ⅢT20,江苏T15

斜面模型、传送带模型、滑块—滑板模型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

决问题的三个重要模型.预计2025年高考可能会结合生产实际考

命题分析预测查

斜面模型和传送带模型,滑块—滑板模型可能会结合图像或动量

等进行考查,选择题、计算题形式都有可能.

题型1斜面模型

模型图例推导过程

等高光

滑斜面

模型

同底光

滑斜面

模型

1.[等高、同底光滑斜面模型]某同学探究小球沿光滑斜面顶端下滑至底端的运动规

律,现将两质量相同的小球同时从斜面的顶端释放,在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斜面

中,通过一定的分析,你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C)

A.图甲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

B.图甲中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与方向均相同

C.图乙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

D.图乙中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相同

2.[μ不同的斜面关联问题]如图,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直角斜面,其顶角为直角,左

侧斜面光滑,倾角为37°,右侧斜面粗糙.现将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两斜面

顶端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物块同时到达斜面底端(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

=0.6,cos37°=0.8),则右侧斜面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A)

3.[粗糙斜面模型]如图甲所示,“”形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水平表

AB粗糙,斜面BC光滑且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木块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

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

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滑块从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传感器

记录到的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

(m1/)s斜2.面BC的长度s;

[求答:案]3m

(2)滑块与木块AB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0.2

[解析]由答图可知,滑块在BC上运动时,滑块对木块的压力

N1=mgcosθ

木块对传感器的压力F1=F1=N1sinθ

由题图乙可知F1=12N,解得m=2.5kg

滑块在AB上运动时,由题图乙可知传感器对木块的拉力

F2=f=μmg=5N

题型2传送带模型

1.水平传送带

滑块的运动情况

情境

传送带不足够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