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陕教版_2024-2025学年.docx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靠道德调整人们的行为
C.法律靠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在我国,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
A.交通肇事逃逸
B.故意损坏他人财物
C.拾金不昧
D.考试作弊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__的原则。
A.民主集中制B.分权制C.联邦制D.议会制
4、下列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宪法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权利D.以上说法均正确
5、下列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关联。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立的,不可兼得。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随意转换。
6、以下哪项行为不属于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A.依法服兵役
B.投身国防科研
C.积极参与国家建设
D.公开揭露国家机密
7、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
B.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确定的
C.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所有社会成员享有的权利
D.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国务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规定的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内容?()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司法保护
D.商业保护
9、下列关于宪法与普通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制定依据,普通法律必须与宪法保持一致
B.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制定依据,宪法必须体现普通法律的精神
C.宪法与普通法律在法律效力上没有区别
D.宪法与普通法律都是国家的基本法律10、下列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
C.公民有义务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D.公民权利和义务可以相互转让
1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对于那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们应该给予肯定和尊重。这体现了道德与法治中的哪一项原则?
A.公正原则B.平等原则C.互助原则D.尊重原则
12、小明在学习中遇到了难题,他首先尝试自己查找资料解决,但还是无法独立完成作业,于是向老师求助。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哪种学习态度?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直接学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治素养,完善法律法规等。以下是一则关于法治教育的案例:
案例:某市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邀请法律专家为学生们讲解法律知识,并通过模拟法庭等形式让学生们亲身参与法律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提高了自己的法治意识。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某市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2、法治教育对青少年成长有哪些积极作用?
3、结合实际,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法治精神?
第二题:
责任与担当
1、阅读下面情境,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情境:李明是一名初一的学生,他在学校里经常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并且还主动参与班级的清洁工作,尽管有时会感到有些累。他的妈妈担心他学习时间不够,让他减少一些课外活动,专注于学业。
李明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品质?(4分)
面对妈妈的建议,李明应该怎样做才能既完成好学习任务,又能继续履行自己的责任?(4分)
第三题:
阅读材料
小明在暑假期间,参加了一次社区志愿者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在活动中,小明深刻体会到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重要性。以下是小明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想: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了什么?
2、小明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明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怎么做?
第四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大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