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陕教版_2024-2025学年.docx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A.制定和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法律
C.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D.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2、在以下关于我国法律的特征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法律的内容都是道德规范
3、下列情景中,哪位同学的行为最能体现公民的基本义务?
A.小明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B.小红每天坚持完成作业,并且认真复习。
C.小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宣传活动。
D.小强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4、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主席负责监督宪法实施。
C.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D.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5、在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维护国家利益
C.实行计划生育
D.从事科技创新
6、下列关于法律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是由道德规范演变而来的
D.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7、下列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规定
B.公民的基本权利仅包括政治权利
C.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随意放弃
D.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固定不变的
8、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依法纳税
C.保守国家秘密
D.遵守劳动纪律
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劳动权、受教育权、财产权10、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下列哪项行为是正确的?
A.未经许可,私自拍摄军事设施照片
B.在互联网上散布国家秘密
C.积极参与国家安全教育,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D.隐瞒与境外组织联系的情况
11、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等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B.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D.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C.依法纳税
D.依法服兵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我国政府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材料二:某初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开展了以下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2.开展“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会感恩;3.举办“诚信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材料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为了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义务教育、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等。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请简要分析我国政府提出“素质教育”理念的原因。
1)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2、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开展此类活动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有助于学生学会感恩,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3)有助于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提高道德水平。
3、请结合材料三,谈谈我国政府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所采取的措施。
1)实施义务教育,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2)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3)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教育公平。
第二题:
阅读下列情境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李明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名老人不慎摔倒在马路上,他立即上前扶起了老人,并且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之后,李明同学继续回家,而老人的家人则联系了他。第二天,老人的家人带着一束鲜花来到学校,对李明同学表示感谢。李明同学感到非常开心,他觉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李明同学的行为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4分)
李明同学的行为对他的成长有什么积极影响?(3分)
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去关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