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苏人版_2024-2025学年.docx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
题目: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A.言论自由
B.休息权
C.受教育权
D.知识产权
2、2
题目:在公共场合,当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正确的做法是:
A.立即上前询问需求
B.视而不见,不予理会
C.主动提供帮助
D.认为与己无关,保持距离
3、题目内容: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以下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敬业、创新、公平、正义
4、题目内容:下列哪个行为最能体现对他人尊重?
A.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B.经常迟到早退
C.在与人交往中使用礼貌用语
D.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
5、以下哪个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原则?
A.小明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B.小华因为朋友的成绩不如自己而嘲笑他。
C.小红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与他人竞争。
D.小李在考试中抄袭了同学的答案。
6、小刚在周末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请问这体现了小刚哪些品质?
A.热情好客
B.乐于助人
C.自私自利
D.好高骛远
7、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A.小明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B.小丽将同学的隐私在网上公开。
C.小强未经允许私自查看并翻阅同学的书包。
D.小华在考试中抄袭同学的答案。
8、以下哪个行为最能体现公民的基本义务?
A.小王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B.小李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社区老年人购物。
C.小张在疫情期间自觉佩戴口罩,不聚集。
D.小赵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9、下列哪个选项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
A.小张在工作中总是马虎大意,经常出错。
B.小李在工作中尽职尽责,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
C.小王为了追求高薪而频繁跳槽,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D.小赵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只完成最低限度的工作量。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保障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不受侵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财产权
11、在班级中,小明总是乐于助人,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具有哪种品德?
A.勤奋B.善良C.自信D.谦虚
12、面对考试压力,小华总是通过深呼吸、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种自我调节的方法是:
A.逃避B.求助他人C.自我安慰D.自我调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
第一题:
综合分析题
背景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某中学组织了一次关于“绿色生活”的主题班会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并提出了很多建议。作为此次活动的主持人,你负责对这些观点进行总结和提炼。
(1)从材料中提取出至少三条学生提出的绿色生活方式建议。
(2)根据你的观察,班级内有哪些同学已经付诸行动,并且做得很好?请简要描述一位同学的具体做法。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个人如何为建设绿色地球做出贡献。
第二题
非选择题(共20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版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对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强调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平台以及司法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责任。新法实施后,全国各地积极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如开展“护苗行动”、“净网行动”等,旨在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材料二:某中学为了响应新法精神,开展了“法律进校园”活动,邀请法律专家到校宣讲,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法律宣传视频,并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此外,学校还建立了专门的“心灵驿站”,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版的出台有何重要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中学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的意义。(4分)
3、基于材料二,如果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你会如何积极参与“法律进校园”活动?(8分)
第三题
非选择题
背景信息:
李华是一名九年级的学生,在最近的一次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项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研究课题。李华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现在,他希望你能帮助解答他的疑惑,以便更好地完成这个课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的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请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这一规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个人尊严的重要性。[10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