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底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作业准备
1.1机具准备:塔吊、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子等。
1.2材料准备:20-22号火烧丝、水泥砂浆。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塑料卡、黑垫块、大理石垫块等。
已弹好墙、柱、洞口等部位位置线,经工程部验收,并已经过监理验收合格。
1.3.2各个部位的绑扎钢筋均吊装到位。
熟悉方案,图纸、技术交底及标准要求。
2、施工操作工艺措施及主要做法要求
清理弹线→集水坑及地下车库与305、306#楼主楼根底交接处钢筋绑扎→搭设反梁绑扎钢管支撑架→绑扎横向反梁、同时摆放纵向的底板下铁及附加筋→绑扎纵向反梁、同时摆放横向的底板下铁及附加筋→垫好板及梁的保护层→摆放底板马凳铁→绑扎底板上层钢筋→插墙、柱预埋钢筋→清理、验收
钢筋下料完成后,做好预检工作,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加工配料单一样。
弹钢筋位置线:根据底板构造施工图,墙边、梁边底板起步筋起步距离均为5cm,用线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根底梁及墙柱筋位置线〕,严格按照弹线进展钢筋绑扎。
按照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绑扎集水坑及地下车库与305、306#楼主楼根底交接处钢筋。根据设计及标准要求,先绑扎短边向钢筋,后绑扎长边钢筋。钢筋绑扎完成后及时放好钢筋垫块,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垫块间距1m,按每1m左右距离呈梅花型摆放。
绑扎地梁钢筋:在绑板的同时做好根底地梁的绑扎,地梁绑扎前先用短钢管搭设绑扎平台,将根底梁的架立筋两端放在绑扎架上,画出箍筋间距,套上箍筋,按已画好的位置与梁上层钢筋绑扎牢靠,穿根底梁下层纵向钢筋,与箍筋绑扎。绑扎完后,抽出绑扎架,将已绑好的梁筋骨架落地。详见下列图。
摆放钢筋马镫:底板上下层钢筋之间采用HRB400级Φ16~Φ25的钢筋加工制作的马镫铁支撑,间距@1000。马凳腿支撑点,不得接触板底,摆放时架在下层钢筋上。严格控制马凳高度,防止超高。然后绑扎根底底板上铁。马凳排距以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正确,按马凳及上层钢筋规格重量确定。外墙马镫距外墙里皮500mm处开场设置,作为导墙模板焊接支撑点用。马镫铁在底板内的设置及形式〔见下列图〕。
绑扎底板上网钢筋,根据设计及标准要求,先绑扎板上短向钢筋,然后绑扎板上长向钢筋。根据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好的墙、柱插筋位置线和底板上层网上固定的定位桩,将墙、柱伸入根底的插筋绑扎结实。柱根底插筋应插入底板底部,为了保证插筋位置准确,除插筋拐角与板筋绑扎结实外,在底板上下层钢筋网片间增设至少三道附加箍筋,附加箍筋与板筋及插筋绑扎结实。柱插筋按要求设置后,在其底板上口设一道限位箍,保证柱钢筋不偏位。外墙插筋除与底板钢筋绑扎外,插筋上口与外架通长水平钢管固定固定,墙、柱插筋甩茬应按标准要求错开接头。在混凝土根底底板〔楼板〕留出多排预埋钢筋地锚,个数及间距参照根底模板技术交底,以便后期施工支设模板使用。
3、技术做法要求
钢筋接头:底板水平钢筋直径≥16mm的采用Ⅰ级直螺纹套筒连接,连接不考虑接头位置;钢筋直径<16mm
连接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容许百分率〔%〕
接头形式
受拉区
受压区
板、梁、柱绑扎搭接接头
≤25〔50〕
≤50
焊接接头或机械接头
50
不限
3.2直螺纹连接:直螺纹连接有关技术参数见下表:
钢筋直径
螺距〔p〕
长度l0-2
外径Φ0
套丝牙数
〔整牙数〕
Φ16
Φ24
8
Φ18
Φ
9
Φ20
Φ29
10
Φ22
Φ32
11
Φ25
3
Φ37
10
Φ28
3
Φ41
11
在施工缝、后浇带、柱顶部处钢筋可采用正反丝扣型连接,直径不同的钢筋可采用变径型连接〔见下列图〕,连接钢筋时应对正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接头拼接完成后,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顶紧,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标准型连接
标准型连接
正反丝扣型连接
变径型连接
钢筋直螺纹接头连接类型
梁钢筋:梁底部非贯穿钢筋自柱中线向跨内延伸至l0/3位置0+hbb,hb 为根底次梁高度,bb 为根底主梁宽度〕,对于根底主梁边柱和根底次梁端支座的底部非贯穿纵筋,l0取本边跨的中心跨度值;对于根底主梁中柱的底部非贯穿钢筋,l0取中柱中线两边较大一跨的中心跨度值。梁梁上部钢筋需截断时,伸入梁内12d且至少到梁的中线,详见下列图。
在两相根底梁相交位置,应有一向截面较高的根底梁箍筋贯穿设置;当两向根底梁等高时,那么选择宽度较小的根底梁的箍筋贯穿设置,当两向根底梁等高且跨度一样时,那么任选一向根底梁的箍筋贯穿设置。在框架柱核心区部位箍筋采用C12@100设置。
3.5梁、板封边处理:对于端部无外伸构造中根底梁底部与顶部纵筋成对连通设置〔可采用通长钢筋或将底部与顶部钢筋对焊连接后弯折成型〕,并向跨内延伸或在跨内规定区域连接。成对连通后,底部或顶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