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ppt
一、基础货币:原始存款的源头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虽然直接受制于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存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等因素,但是首要的是使其在授信中能获得的原始存款的数量。而这些原始存款正是来源于中央银行创造和提供的基础货币,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第六章货币供给学习目标:货币供给主要研究由谁来提供货币、提供什么货币、怎样提供货币和提供多少货币等问题,从而引出了货币供给的主体、货币的口径与层次、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给的控制等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货币是如何进入流通的◎什么因素导致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本章提纲(一)货币供给口径(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三)货币供给决定因素(四)货币供给基本模型货币供给包括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两大内容。货币供给行为是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一、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货币供给量是指银行系统在货币乘数增减作用下所提供的货币量,它研究银行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货币供给量是指货币存量,而非货币流通量。扩大的货币供给口径狭义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即M1=C+D,其中C为流通中现金,D为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1M2=M1+DS+Dt,其中DS、Dt分别为商业银行吸收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2M3=M2+Dn,其中Dn代表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3M4=M3+L,其中L代表金融机构存款以外的所有短期流动资产。金融创新的出现增加了社会货币供给量。二、扩大的货币供给口径2、广义货币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存款(包括国库券)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5.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1)M0=流通中现金(2)M1=M0+活期存款(狭义货币)(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广义货币)(4)M2-M1=准货币01货币供给口径02存款货币创造机制03货币供给决定因素04货币供给基本模型本章提纲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下,银行吸收到的存款,并不需要为此保留等额的现金,而是按存款的一定比例保留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存款,其余部分可以发放贷款或投资,并由此形成多倍的存款创造。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转账结算转账结算是在银行活期存款基础上,通过签发支票使活期存款转移,完成货币的支付。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进行信用扩张和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用转账结算方式发放贷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转化而来的存款。原始存款的发生只改变货币的存在形式,而不改变货币的总量。派生存款的发生意味着货币总量的增加。二、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主要以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业务所需的库存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两种具体形式存在。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之间的关系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率×存款总额超额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占该银行吸收存款总额的比率叫做法定存款准备率。01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021、存款货币的创造(1)如果以D表示存款总额,以△D表示经过派生的存款变动额,以△R代表原始存款的变动额,rd代表法定存款准备率,则存在以下关系:D=△D+△RD=△R·1/rd,即D/△R=1/rd三、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或存款乘数。一般来说,它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存款扩张的这一原理,也称为存款乘数原理。若以K表示存款总额变动对原始存款的倍数,则可得:K=D/△R=1/rd01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02举例说明银行创造货币:logo假定法定准备金率为20%,再假定行客户将其一切货币收入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入银行。甲客户将100万美元存入自己有帐户的A银行。------由此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