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互换性第九章-渐开线圆柱齿轮的互换性及其检测课件.ppt

发布:2016-11-01约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图样标注 [例7.1] 已知某通用减速器中有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 模数m 3mm,小齿轮齿数 32,大齿轮齿数 96, 齿形角 20?,两齿轮宽度 20 mm,小齿轮内孔 直径为40mm,主动齿轮小齿轮转速1280r/min,传递最大功率为5KW,小批生产。试确定小齿轮的精度等级、精度项目、列出其各偏差的允许值及齿厚偏差和齿坯精度要求。 解: 1 确定精度等级 通用减速器中齿轮可根据圆周速度确定精度等级,小齿轮圆周速度v为: π?3?30?1280 / 1000?60 6.43 m/s 查表教材表7-15,选定该齿轮的精度为7级。并选定GB/T 10095.1和GB/T 10095.2的各精度项目具有相同的精度等级。 2 确定精度项目偏差的允许值 参照教材表7-13,小批量,中等精度,无特殊要求,可选第一组。允许值见下表 中心距 a m z1+z2 /2 3 × 32+96 / 2 192 mm 分度圆直径 d m z 3 × 32 96 mm 齿宽为20 mm 精度项目 所查表格 齿轮公差值 Fp 7-11 0.038 Fα 7-11 0.016 Fβ 7-10 0.015 Fr 7-11 0.030 3 确定齿厚上、下偏差 通常取两齿轮的齿厚上偏差相等: 齿厚公差: 由 计算最小侧隙得: 齿厚下偏差: 公称齿厚: 则公称齿厚及偏差: 4 公法线平均长度极限偏差 公法线长度偏差可由齿厚偏差计算得到 跨n个齿的公法线公称长度可按照下式计算 公法线长度及其极限偏差应为 5 确定齿坯技术要求 由表7-6可确定齿轮孔或轴的尺寸公差及齿顶圆公差: 齿顶圆公差 由表7-5可确定齿坯基准面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 径向圆跳动取0.018mm 端面圆跳动取0.018mm 齿轮各表面的粗糙度由表7-6查得上限值最大值为1.25 齿面 为1.25; 基准孔 为1.25; 基准端面 为3.2; 即: 小齿轮内孔尺寸公差取H7,为 小结 齿轮传动有四个方面的使用要求,即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传动的平稳性、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的齿轮副侧隙。这不仅是齿轮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出发点,也是制订齿轮公差标准的出发点。 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 项目 很多,看起来比简单零件的公差要复杂些。但只要搞清楚每项评定指标的代号、定义、作用及检测方法,并正确运用比较法学习,搞清楚各项不同指标的实质及异同,这样条理清楚,也就不难了。而在齿轮公差的选用方面,由于规律性强,表格资料具体,甚至比光滑圆柱公差更为容易。 评定指标首先按单个齿轮和齿轮副划分为两类,并分别按四个使用要求规定一个或几个指标。根据齿轮的生产批量、检验量仪等具体条件进行选择。 齿轮精度共分13级,对三个公差组可选用相同的,也可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这是由于从使用来说,不同用途的齿轮对几方面使用要求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强调传动比准确,有的强调传动平稳,有的强调承载能力等;从制造来说,不同的公差组和不同的加工误差有关,例如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和机床的关系较大,而传动平稳性则和刀具的关系更密切些等等。这样在实际上,也有可能制造出在同一齿轮上,具有不同精度等级的组合。 齿轮的最小侧隙jn min与传动的圆周速度、工作温度等有关,而与精度无关。但落实到单个齿轮上,则要控制齿厚的上、下偏差,从公式来看又是与齿轮精度有关的。齿厚偏差需经复杂的计算,看来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研究、发展。目前只有通过实例来掌握。 应用实例系统地总结了齿轮公差标准的应用。根据齿轮的大小、材料、转速、功率及使用场合,首先确定公差组的精度等级,并选定检验方案 检验项目 ,查用公差表格;其次是确定最小侧隙和齿厚极限偏差,以及齿坯公差和有关表面的粗糙度要求,最后反映在一张齿轮工作图上。 本章结束 二、齿轮副的配合 1、齿轮副侧隙 齿轮副的侧隙 圆周侧隙 法向侧隙 径向侧隙 1 圆周侧隙 是指装配好的齿轮副,当一个齿轮固定时,另一个齿轮的圆周晃动量,以分度圆弧长计值。可以用指示表测量。 千分表垂直在分度圆切线方向测量。最大的晃动量即为 2 法向侧隙 是指装配好的齿轮副,当工作齿面接触时,非工作齿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用塞尺测量。 βb 用塞尺测量 0.02mm 0.04mm 3 径向侧隙 是互啮齿轮双面啮合(无侧隙啮合)时的中心距与公称中心距之差。 法向侧隙 与圆周侧隙 两者的关系为: 径向侧隙 与圆周侧隙 两者的关系为: 2、齿厚 为了保证获得合理的侧隙,主要应控制齿轮的齿厚尺寸。 在设计时规定齿厚的极限偏差 上偏差、下偏差 作为齿厚偏差允许变化的界限值。 齿厚上偏差 齿厚下偏差 齿厚公差 则齿厚公差 齿厚偏差是实际齿厚与公称齿厚之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