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秋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23大禹治水》.ppt

发布:2018-09-19约2.52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淹没了农田 人们四处逃散 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十多岁了,都不知道父亲的样子。 大禹为什么三次路过家门都不回去看一看,难道他不想自己的妻儿吗? 淹没了农田 人们四处逃散 如果是你,十几年见不到父亲,幼小的心灵又会怎么想? 那大禹的孩子,孩子的母亲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淹没了农田 人们四处逃散 禹和百姓经过水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 淹没了农田 人们四处逃散 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为了赞美他的功劳,尊称他为“大禹”。从此,大禹这个名字代代相传。 大英雄 代代相传 淹没了农田 人们四处逃散 结构梳理 23大禹治水 鲧偷息壤(堵) 治水失败 禹开山、挖河(疏)治水成功 洪水泛滥 随堂练习 1.你知道下列传说中的主角是谁吗?连一连。 精卫 逐日 夸父 补天 女娲 治水 大禹 填海 随堂练习 2.给句中加点字注音。 武警战士用泥沙垒( )起高高的堤坝( ),堵塞( )住泛滥( )的洪( )水。 随堂练习 3.加一加,变新字,再组词。 示例:化+十=(华)(中华) 自+心=( )( ) 奴+心=( )( ) 课后习题 1.朗读课文,说一说:鲧和禹是怎样治水的?禹为什么能治水成功? 鲧:息壤堵水,水四处漫溢。 禹:勘察地形,开山,挖河,做堤坝将水引向东海。 做好了前期准备,认真思考计划,因地制宜。 课后习题 2.读句子,根据环线部分的意思,在括号里写上相应的成语。 勃然大怒 欣欣向荣 很快,天帝知道鲧偷了息壤,突然变了脸色,大发脾气,命令火神祝融处死了鲧。( ) 洪水终于被治服了。大地又恢复了草木繁茂、生机勃勃的景象......( ) 课后习题 3.仿造最后一段,用“从此”写一段话。 红军战士经过八年的抗日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从此,百姓们过上了安康幸福的生活。 积累拓展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选自《山海经》 * * * * * * * * * * * * * * *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精神。 知识锦囊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同桌相互评价,说说他哪里读得好。 3.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字词学习 华夏 洪水 淹没 冲毁 考察 受罚 处死 勃然大怒 逃散 息壤 顾不上 治服 鲧 huá hóng yān huǐ táo xī gǔn fú gù kǎo chá shòu chù sǐ nù 字词学习 垒起 疏通 堤坝 恢复 自生自长 代代相传 欣欣向荣 泛滥 勘察 凿开 堵塞 fàn làn kān chá dǔ sè záo lěi shū dī bà huī 洪 毁 淹 服 顾 华 息 怒 受 察 逃 死 越 考 结构 半包围 结构 上下 结构 左右 hóng huǐ yān fú gù huá xī nù shòu chá kǎo táo sǐ yuè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 【勘察】多指在采矿或工程施工以前,对地形、地质构造、地下 资源蕴藏情况等进行实地调查。 【堵塞】阻塞(如路等)使不能通过。 【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 ,发生 ,洪水泛滥,大禹的 的方法治水失败,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治水成功。 什么事情 什么时间 谁+干什么 谁+干什么 本文主要讲 ,发生 ,洪水泛滥,大禹的 的方法治水失败,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治水成功。 远古时候 过一次大水灾 大禹凿大山,挖河流, 父亲鲧偷息 壤堵洪水 冲毁了村庄 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